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林書豪他的成功你能複製嗎?

 

    [編者按] 最近一位華人球員引起美國職業籃球界的軒然大波和全美籃球愛好者特別是華裔人士的熱切關注,他叫林書豪(Jeremy Shu-How Lin)是首位進入美國的NBA美籍華人. 林書豪1988年8月23日生於美國加州,主打後衛,身高191cm,體重91kg。祖輩移居台灣彰化,父母于70年代移民到美國。林書豪畢業于哈佛大學主修經濟學,副修社會學。他曾帶領哈佛大學籃球隊,取得常靑藤聯盟分組冠軍。這次在NBA本賽季的比賽中突然爆發,表現神勇在多名主力缺陣的情况下,帶領紐約尼克斯隊連勝六場,並打破NBA歷史上保持33年的個人三場進球總數記録. 。這顆新星的出現也引起人們對華裔的身體素質是否適合打籃球的熱議.


    無獨有偶,最近克里夫蘭THE PLAIN DEALER在PLAYERS OF THE WEEK 介紹了Parma 市Valley Forge中學的一位18歲的高中生Nicholas Ho,他是學校籃球隊員,在最近連續幾次比賽爲學校贏得最高榮譽,他的頭球得分總投分記録是1,056,這是該校44年來第一次贏得這份榮譽,實在是可喜可賀,也是我們克城華人驕傲。


     Nicholas Ho,是克里夫蘭合豐超市老闆何明的兒子,何老闆對本報記者説:因爲我的兒子現在身高不夠高度5-8體重155,所以不能升學到常靑藤學校繼續讀書,不過兒子爲他們的學校的球隊立下了汗馬功勞!何老闆這樣自豪地稱讚他的兒子。何老闆同時也表示:在美國的華人一般來説都非常重視子女的學習成績,但對體育方面往往重視不夠,家長們應該儘量地去培養孩子們的個人愛好,因爲條條道路通羅馬,行行出狀元。

個人檔案:
    Nick Ho從5歲起就開始打籃球,同時文化課成績也一直很好。喜歡玩電子遊戲,特別是NBA2K10;關於學校最美妙的記憶是在與North Olmsted的比賽中,打了一個決勝的進球;他有很多的喜好,包括網頁Eastbay.com, 電影 Through the Fire, “Captain Underpants”書,還有數學課。他的理想是將來成爲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
祝願Nick Ho順利完成學業,並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打勝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場球。

 

林書豪,一個此前在NBA不爲人知的小人物。在加盟紐約尼克斯隊後,他共打過14場比賽,前9場共出演55分鐘,場均6分鐘,角色就是跑龍套;最近五場,共出演將近200分鐘,場均40分鐘,成爲尼克斯出場時間最長的領銜主演。
  對陣新澤西網隊,25分、5個籃板和7次助攻;對陣猶他爵士隊,28分和8次助攻;對陣華盛頓奇才隊,23分、4個籃板和10次助攻;對陣洛杉磯湖人隊,38分、7次助攻;對陣森林狼隊,20分、8次助攻和6個籃板。後四場,是在安東尼和斯塔德邁爾缺賽的情况下獲勝,林書豪儼然成了球隊的領袖,他的投籃命中率超過50%,表現高效靚麗。1米91的華裔“小個子”率領球隊取得五連勝,成爲拯救尼克斯和主敎練德安東尼的英雄。
  林書豪的成功使NBA迅速挂起一股“亞洲風”,目前NBA最流行的詞彙是LINSANITY(林書豪熱),詞根爲英文INSANITY(瘋狂)。23歲的林書豪猶如晴天霹靂,通過短短的五場比賽,從一名垃圾時間的“跑龍套”球員,躍升至籃球聖地麥迪遜廣場花園的MVP。


  林到底是何方神聖?祖籍中國浙江省嘉興市平湖,父母都是台灣人。大學期間效力于哈佛大學。在NBA選秀大會上落選,2010年7月21日NBA金州勇士隊與這位自由球員簽訂了一份兩年的合同,林書豪也因此成爲哈佛大學自1953年後首位進入NBA的球員,同時還成爲首位進入NBA的美籍華人。2011年12月,勇士隊決定裁掉林書豪;12月,林書豪宣佈加盟休斯敦火箭隊。12月24日,火箭隊宣佈將其裁掉。12月28日,紐約尼克斯隊宣佈簽下林書豪。
  看到以上的這份屢次被裁的簡歷,誰能聯想到這就是現在熱到發燙的大紅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黃皮膚小個子能夠在肌肉林立的NBA創出名堂,我們不禁要問,這個林書豪,中國造OR美國造?
  他美國加州出生,進哈佛攻讀經濟學,擁有美國國籍。他根本就不會説中文,在家里的時候有時候他媽強迫他説點兒中文,但還是説英文。除了華裔,(在法律上是美國人,在血脈上是中國人)這個年輕人籃球技藝的養成以及今天的成名都是美國體育與敎育的成果。他成爲媒體鋪天蓋地爭相報道的熱點人物,初來乍到者甚至還以爲他是今年的狀元秀呢。
  爲何林書豪一出現,媒體便蜂擁而至?姚明之後,再無黃皮膚的人在NBA立足。直到林書豪的出現。
  作爲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林書豪是標準的美國“製造”。只不過,“原材料”卻來自中國。同樣黑頭髮、黃皮膚,身高也不算太高,這樣的“材料”標準,在中國成千上萬。但就是這么一個夠普通的人能夠成爲今天的英雄,這又是爲什么?


  事實上,當紐約球迷爲林書豪瘋狂時,林書豪的驚艷表現也讓中國球迷心生感嘆:爲什么中國出不了林書豪這樣的好後衛?論身體條件,身高1.91米、體重90公斤的林書豪,與國內許多後衛相比也沒有什么優勢。
  刻苦訓練+用正確的方式打球,這也正是林書豪的特殊性所在。他有着黃種人的身體,但他從小生長在美國,他的意識、習慣和思維方式,都是在美國的籃球文化中燻陶而成的。從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一直都在與自己的隊友進行溝通,這不僅讓他可以更快地贏得隊友的信任,更讓作爲組織後衛的他,能更好地把隊友串聯在一起。


  “林書豪基本技術非常好,這得益於從小的嚴格訓練。”敎練對林書豪的評價。林書豪的動作非常規範,技術功底非常紮實。除了基本技術外,和那些半途加盟NCAA的亞洲球員相比,林書豪從小就對美國的體育理念和體育文化有着深刻的認識。在美國的體育體制下,沒有太多功利色彩,也讓林書豪可以擁有更多的成長空間。“就組織後衛而言,美國敎練更注重大局觀、整體意識,也就是所謂籃球智商。美國敎練在評價一個後衛時,看重他打球的合理性和掌控全局的思路,這些都是內在的東西,而不是單單反映在技術統計上的那些助攻和得分。
  在林書豪之前,還沒有一個亞裔後衛,在NBA取得成功。孫悅、劉煒及日本的田沃永太,都曾在NBA留下的足迹,但都只是匆匆過客。林書豪在尼克斯成爲首發控衛的第一場比賽,吸引了中國球迷關注,也讓韓國人、日本人爲他叫好,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整個亞洲的驕傲。”五場比賽讓林書豪成爲一種現象,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林書豪的啓示作用。“林書豪讓大家看到,黃種人不一定要有非常突出的身高才能在NBA立足,只要你付出比別人多,懂得用正確的方式打球。”


  和姚明、易建聯不同,和之前的王治郅和巴特爾都不同,林書豪沒有突出的身高,也不是因爲身體天賦有多出衆才得到了自己的位置。看上去,他只是一個普通的黃種人,普通的身高、普通的外貌、普通的身體條件,但所有這些普通,讓他顯得如此特別。
  當08年孫悅以第一位中國後衛的身份到NBA出國留學的時候,我國可謂普天同慶,其熱鬧程度絲毫不遜于姚明以狀元身份入選休斯頓時候的待遇。孫悅踏上NBA的征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他給世界説明瞭一個道理,中國不僅僅是只有像姚明、易建聯那樣的內線球員才有具備去NBA打球的實力。作爲中國籃球史上的一塊里程碑,孫悅將後衛身份也帶進了NBA,也將中國小個球員的籃球夢想帶進了NBA。然而,在國人大肆宣揚中國魔術師玩轉好萊塢,中國太陽在洛杉磯升起……之類的喜帖之時,孫大聖和湖人卻給國人破了一盆冷水。在湖人守了一個賽季的飲水機之後,孫悅慘遭被裁的命運!
  孫悅讓中國後衛的籃球夢想從充滿希望又進入了十分黑暗的尷尬際遇,究竟中國的後衛能否適應NBA的球場?此次林書豪再次進入NBA,希望開墾那片中國後衛的處女地。雖然林書豪爲美籍華人,但他土生土長的中國式身體素質,卻也已經足夠。要知道,孫悅之所以不能在NBA發展得道,很大原因在于其不適應美國NBA的打球方式。孫悅在被湖人簽約的時候就被菲爾·杰克遜打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籤。爲何要強調中國製造?看看國人奉行的劉偉、王仕鵬等後衛,便可窺見一二。該後衛的特質在于帶球過後場至前場,然後跟着隊友在外線輾轉騰挪地傳球,異或單槍匹馬殺入對方禁區而後上籃……中國式後衛缺少後衛最基本的素質——視野和傳球能力。即便他們能在CBA將得分玩得歡樂,卻無法將助攻耍的嫻熟。孫悅在奧神隊尙且無法展現淋灕盡致的傳球功夫,如何以後衛之職立足NBA呢?
  林書豪卻不同,他雖然只有191cm的個子,他卻是典型的美國式後衛。大學期間場均16.4分和4.5次助攻還有搶斷入賬,像這樣能攻擊能助攻能防守的球員,NBA不多而且異常需要。像德隆、納什和保羅那類的球員,不都是大名鼎鼎的巨星嗎?雖然不敢説林書豪可以成爲像他們那般神奇的後衛,但林書豪絶對不會在NBA碌碌無爲。
  刨去林書豪自身的努力之外,家庭對他的影響也十分重要,他的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兩口子對運動興趣不算大,但喜歡看球,林書豪跟着一塊看,結果上了癮,整天泡在球場上。擱大多數傳統的亞洲移民家庭,父母不會允許自己的孩子在球場上“撒野”,他們更希望他將來成爲醫生,如果非得是運動員的話,他們也希望他去打網球或者玩花樣滑冰。林書豪的父母不同,他們擁抱崇尙自由的美國精神,他們讓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擅長的、想干的事情。於是有了現在的林書豪,於是有《橘郡新聞網》專欄作家凱文-丁的一句話,“林書豪或將引發的變革更勝姚明。”因爲他或許會改變亞洲移民家庭的敎育方式。
  在美國,運動對於孩子們來説只是一種興趣,而在接觸各種運動項目之前,他們必須要按部就班地首先完成相應的學校敎育,然後才在成長過程中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根據自身特點決定是否走上運動員的事業之路;而在中國,從小學階段開始,所有的孩子們就已經按照家長或者敎練的要求,在“學業”與“事業”之間被迫做出一個抉擇。於是對於美國的運動員而言,他們的“學業”與“事業”一直是緊密相連的,而在中國這種情况卻恰恰相反。從這個角度上,我們便不難理解爲什么中國的名牌大學很難培養出一位體育明星了。
  從文化理念上説……林書豪是虔誠的基督徒,他的生活很簡單,思想也很簡單,對這項事業的熱愛也是發自內心的,也可以説是從小他在這種文化中燻陶慢慢養成的思維理念和文化習慣,這些東西是他眞正練到這種水平的根基,並不是從小就吿訴你“你要像林書豪這么練就能成爲NBA球員,以後一年最少三四百萬美金”,小孩沒有動力,不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籃球的熱愛,要從小時候的文化理念和環境燻陶來打造。
  無法確定林書豪或許可以引發的這場變革是否更勝姚明,但他之所以成爲輿論的焦點、一種現象,首先因爲他是黃種人。他夠努力,他還算有天賦,這都是眞的,但如果他不是一個黃種人,沒有多少人會去理會他;那些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爲一名醫生的家長們,不會記得他的名字。
  他是一個美國人,以他這樣的條件在美國比賽,他跟其他人沒有溝通上的問題,文化也可以接軌。我們就要反過來想了,在NBA打球,在文化方面,尤其是球員,如果讓中國本土製造的球員到美國打球,首先文化上、語言上能夠適應,接着才能讓你的技術發揮到你想要的程度,這一點上姚明是一個典型範例,你要先跟你的隊友得到交融,才能夠成功。姚明是中國球員,雖然他不是美國人,但他對籃球的熱愛,他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種願意提陞自己、願意學習的狀態,非常像林書豪這種狀態。我剛纔提到的是一種文化,我覺得我們可以從林書豪身上吸取一種培養方式,用來培養年輕的、很有天賦的、像白紙一樣的球員,從林書豪的訓練方式中可以提取成功之處。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