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人生成長的地圖

 

從2002年 伊利華報創刋到15年後的今天,無論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還是網絡電子新媒體的發展,從哪個方面看,這15年的變化都是巨大的。
   伊利華報創刋剛開始的那幾年里,從銀行,或者信用卡公司多多少少還可以周轉到一些資金,但隨着經濟的蕭條,這些借貸的渠道都慢慢地斷了;另一方面,毋庸置疑,網絡新媒體的層出不窮是時代的進步,但它的確對紙媒形成了衝擊,大大壓縮了紙媒的空間,使其地位下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廣吿量下滑。
   嚴峻的現實帶給伊利華報的是困難、壓力和危機,所有能夠嘗試的社長浦瑛都試了,甚至有時讓人感覺是東一頭西一頭,偶爾也似頭破血流……這期間有過焦慮,但最終沒有迷茫,因爲伊利華報有明確的信念和方向,它依然邁着艱難的步履徐徐向前,可謂“期期難出期期出,月月難過月月過”。同時,面對危機,“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社長浦瑛推出經營新招,成立了“環球華人服務公司”以補貼報紙的部分開銷。
   在許多地方性報紙遭蕭條經濟和新媒體的衝擊紛紛倒閉的現狀下,伊利華報卻始終如一,併且影響力越來越大,靠的是辦報人的使命感和熱情,馬不停蹄地奔走,“向前看明天會更好”的 信念,以及浦瑛總是覺得自己“佔了便宜”的良好心態 ,用她自己的話説就是“ 收穫最大的是我自己 ” 。
     諸事歷練,多年來不言放棄的努力,也包括其中一些看似“無功而返的徒勞”爲伊利華報和浦瑛積攢了經驗、資格,人脈,鋪就了伊利華報的成功之路,今天,不僅在本地,在周邊地區,即使在中國大陸,伊利華報也是廣爲人知的海外媒體之一,社長浦瑛也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尊敬。(元華)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