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華裔海外迎新春 洋人亦有中國情

文:浦瑛

匹兹堡春節聯歡會

   每一年中國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在美國各州各地華人社團都會舉辦慶祝活動,領事館領事也會到各州走訪參與慶祝傳統節日活動,很多華人朋友也會邀請幾家朋友聚會包個餃子或到中國餐館大飽口福。
  近幾年來中國國務院和僑聯總是惦念着海外華人,他們派中國藝術家到海外和當地社團組織一起舉辦慰問演出活動。就本報所發行的幾大城市里各個社團組織慶祝活動就達十多場。二月六日,我和我的盲人好朋友凱文一起去看匹兹堡華人舉辦的春節聯歡會,當日演出的是來自北京和南京的藝術家。本次活動是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匹兹堡分會)和匹兹堡中文學校聯合在Soldiers and Sailors Hall Theater舉辦的。
      本台節目由當地藝術家苗歌的合唱團一曲《靑春舞曲》和吳燕來的東方舞蹈學校少兒舞蹈《看表演》拉開了序幕。來自中國的藝術家的精彩演出博得台下觀衆的熱烈掌聲。上半場休息時,我問坐在一旁的凱文,您可以上台唱上一首我愛你中國嗎?她説當然可以,只要他們同意就行。在與社團領導還有國內來的團長商量完後,來自北京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王莉和凱文同台演唱《我愛你中國》。
    每一次凱文唱這首歌,我都會熱淚盈眶,而她對我説,中國是她第二個故鄉。當晩這首歌在這樣一個場合,由一位中國的專業歌唱家和一位普通的美國盲人女敎師共同唱出的時候,這首《我愛你中國》好像有了一層特殊的意義,像一座架設在大洋兩岸的橋樑,將中國和美國連接在了一起。因爲每一個身在海外的中國人都眞心祝願自己的祖籍國能夠繁榮昌盛,發展強大,同時大家又希望目前所居住的美國能夠繼續強盛穩定,並能夠正面看待中國日益的崛起,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共同擔當重要的角色。只有這樣,我們這些身居異國他鄉的華人才能眞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場觀衆以最熱烈的掌聲證明瞭這次王莉和凱文即興演唱的巨大成功。
    “這是中美第一次在台上合作。”講話象唱歌的王莉高興地説道。而凱文走下台對我説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當你帶我走上台的時候,我的心臟加速跳動。”我只記得當時我讓凱文上台的念頭是:主持人時刻提到他們來自中國,在佳節來臨之際來到萬里遙遠的美國慰問同胞,而那一刻坐在台下的我和上千位中外嘉賓一起欣賞這台精心策劃的文藝節目,我要讓祖國的藝術家知道,海外華人感謝他們放棄和家人團聚過佳節而來到美國,匹兹堡當地也有一位這么愛中國的美國人,她也願意把她心中的愛和你們一起分享。同時能讓美國人看美國人心中的中國,瞭解中國人和中國文化,這也就是我們海外華人爲什么要弘揚中國文化的目的。
    今天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加上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讓當今美國人看到了一個眞實的中國。但是,回顧歷史,美國人對中國的瞭解又有多少?百年前,美國人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朦朧的印象主要來自傳敎士、軍人和政客對中國的描述;男人留辮子,婦女裹小腳,美國爲數不多的大城市里的唐人街,成爲普通美國人眼中中國貧窮的象徵。到了三四十年代,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出現一些明亮的色彩,這旣包括東方智慧的傳播,也因爲當時的新聞報道紛紛將中國描繪成淳樸、美好而智慧的傳統社會。50年代末,再次成爲“一個美好的新世界”,甚至有人從中國的改造中看到了人類的未來和希望。但文化大革命使美國人開始懷疑他們心目中的中國形象是否眞實可信。直到70年代初尼克松訪華,中國改革開放,中美兩國又進入了一段難得認識階段,中國人開始進入美國國門。
     從1989年到20世紀末,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更是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2000年,美國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中國製造”商品,到現在你都難找到美國製造的産品,還有在企業里看到周圍華人同事業績不菲,華人參政勢頭迅猛,唐人街也變得發達和漂亮起來,赴華旅遊的美國人也在百分之一百的增長,這些都影響着美國民衆心目中的中國形象。記得2008年美國歷史上的首位華裔州長駱家輝來克利夫蘭幫助奧巴馬競選總統時説道:中國發展之快他自己都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他談到中國的領導人過去對美國政府的尊重和現在對美國經濟發展的懷疑,他肯定了中國發展的前途。但關鍵還要提高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人形象,讓美國人不僅看到我們工作上的勤勞和踏實,更要讓他們加深對優秀的中華文化精髓的瞭解。中國的大門早已對世界打開,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領養中國小孩,這些家庭都在努力瞭解更多的中國文化,另外孔子學院也陸續在美國各地開設,這些都可以促進更多的美國人來瞭解中國。

哥倫布 筷子遊戲

哥倫布看演出的觀衆

哥倫布中國民間舞蹈隊

匹兹堡東方舞蹈學校小朋友表演中國舞

克利夫蘭中文書院表演者

克城湖南飯店傳授中國文化

哥倫布中國節一角

      如今,隨着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和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居住在海外華人人口的持續增加,不斷將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使得原來只對中華文化有一知半解的洋人們逐漸體會到傳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和魅力,使他們從原來對中華文化的歧視和抵觸變得好奇,進而變得認可和尊重起來,其中就包括春節,這個原來只屬於中國和少數東南亞國家的節日。通過對中國文化的硏究,洋人們逐漸懂得,原來這個節日還有着如此長久的歷史和文化寓意,它包含着中國人幾千年來對大自然的氣候變化的精闢總結和對太陽、地球等天體運動的深刻認識,從反映每年氣候變化規律的角度來看,和中國春節等二十四節氣相聯繫的陰曆曆法,要遠比使用陽曆曆法來的準確。再説,同春節一起到來令人眼花繚亂的傳統慶祝活動,吃、喝、玩、樂,舞獅舞龍,紅包壓歲,傳統服裝和燈飾、煙花爆竹等無處不顯示着中國文化的巨大吸引力。它不僅吸引了孩子們的心,同時也得到越來越多成年人喜愛,越來越多的洋人通過春節認識了中國文化,也將春節變成了自己的節日,美國紐約市已經將中國春節法定爲每年的公衆假期就是一個最好的證實。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而現在一個全新的、共同的人類文化體系正在形成,中國文化應該爲之作出貢獻。鑄造新的文化輝煌,以從根本上扭轉數百年來一直是西方文化單向傳播的局面,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一項神聖使命。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通過中國國家和我們這些海外華人的艱苦卓絶的努力,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有顯着提高。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