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多年耕耘聯情誼 華報更需您支持

文:浦瑛
世界之大而有緣人近在咫尺。六月三十日,我爲從上海EATON公司來美國工作三年的魯蘭女士舉行了歡送會。因爲她知道我七月要回上海,一定要感謝我對她的誠意。當我到了上海無意中和魯蘭説:幾年前你們EATON 公司贊助盧灣區體育局的靑少年來美國參加靑少年奧運會的比賽,魯蘭説她認識他們,她還曾經參加過體育局召開的有關贊助會議,我請魯蘭和我一起去見那時來美國比賽的帶隊人沈建靑副局長和敎練。

2004年7月參加靑少年奧運會的上海代表團在克城

      新老朋友相見,特別高興,主題離不開伊利華報,這份小小的報紙把大家連在一起。沈建靑副局長感嘅地説當年他們在克里夫蘭下飛機,看到華僑們舉着五星紅旗拿着歡迎標語在機場等候,那一刻他們被感動了。一旁的戎敎練問是不是原來説好的,我説沒有,因爲前一天,我也到機場去接來自台灣的運動員,克里夫蘭台灣社區華人和來自芝加哥的台灣領導人在機場迎接,我看到這個情景心想一定不能讓我們的運動員到的時候沒有人迎接。我打了電話請了嚴雲泰老先生,中文學校的王校長和湯年發還有顧記車行的老顧元華,我們早上五點多就在機場等候來比賽的小運動員,後來華報還組織派車去送接運動員,到倪舉凌先生開的飯店免費吃中國自助餐,還有小運動員吃不慣漢堡,當時的機場負責人MOK和太太一起送飯菜,大家回憶着往事,魯蘭當下説,只要以後社區需要他們的贊助,EATON公司一定義不容辭,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吿別。
      早在2003年,北京中國科技館的藝術家在克里夫蘭大科技館展覽了中國古代7000年文化歷史,本報在頭版頭條對此事做了報道,題爲“華夏文明,再現克城”,這群藝術家和華報結下了很深友情,每逢佳節,當年的領隊張鴻起女士都會給華報寄上節日問候卡片,這次我家上北京度假,鴻起把在北京的藝術家都找來,大家一起回憶在克里夫蘭的快樂時光。

2003年5月北京中國科技館的藝術家在克里夫蘭


      中國當代畫家張維國還是老樣子,喜歡説笑話。他説人能見面那是500年前修來的,如果再能相聚,那就是過去5000年修來的福氣,他的開場白讓大家開懷。大家不約而同想到克里夫蘭的老朋友,律師黃唯和黃媽媽,應莉莉鄧曼芝還有邢永瑞等等給予他們幫助的人,讓他們在克里夫蘭認識了許多朋友,還有當年當翻譯的趙強先生因爲華報找到了他三十年的同窗同學,大家在感恩聲中回憶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往事。鴻起補充説她們這群藝術家也十分難得聚在一起,每個人都忙,尤其新的科技館在九月十六日要開。新建的中國科技館提出放飛科學的夢想,要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體驗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的智慧和現代科學的騰飛。
      中國科技館是屬於中國科協的大型國家級科普敎育基地,它向中國和全世界展現中國歷史文明。即將新開的科技館將站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凸顯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新館還將提供優美、舒適、便利的參觀環境,力圖讓觀衆在體驗之餘欣賞科學之美、感受人文關懷。現代的科學技術已滲透我們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國正處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征途上,建設日益強大的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願望,本報在這里預祝中國科技館開館圓滿成功!也正是這份小小海外華文報紙,成爲大家友情的紐帶。
    如今在經濟不景氣的大氣候下伊利華報更盼望能夠得到各界華人同胞們的關注。,俗話説辦報需要政治撑台,經濟唱戲,伊利華報更需要您的支持。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