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金釘節:緬懷華工卓著貢獻,勿忘歷史勿忘責任

   Original 2017-05-17 薛 峰 北美新視界 北美新視界 Intro United Chinese Americans (美國華人聯合會) 旗下新媒體平台,以北美華人的視角看世界,向世界講述北美華人的故事

  

   伴隨長鳴的汽笛、熱烈的歡呼,連接着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上的東西兩輛火車,把人們帶到1869年5月10日——萬名華工歷時6年,用血肉之軀修建的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打上了最後一枚金色道釘,從而東西貫通,美國邁入現代化工業時代。
  2017年5月10日,身着盛裝的上百名華人出席了在猶他州金釘國家歷史遺址舉辦的第148屆“金釘節”紀念活動,他們又一次見證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還華工以公正和尊嚴,傳承拼搏進取的華工精神,讓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不再沉默的金色道釘,閃耀着華人們永不放棄追求幸福的信念和希望。
(2017年5月10日“金釘節”百名華人們盛裝出席)
萬名華工奠基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
  金釘國家歷史遺址地處猶他州一片荒漠之中,它記録着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的非凡歷史,被稱爲工業革命以來“第七大工業奇迹之一”。
  1863年,美國啓動修建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由加利福利亞中央太平洋公司與聯合太平洋公司分別從西部、東部共同興建。西段鐵路一度缺乏勞工、進展緩慢,後來決定試用華工。儘管華工大多身單體薄,但他們堅韌刻苦、聰明勤勞,很快成爲修建鐵路的主力。
  在西部崇山峻嶺、浩瀚沙漠中修建鐵路,是非常艱辛而危險的工作。在懸崖峭壁,稍有不愼就會墜落身亡;大雪封山的寒冬,飢寒交迫,還會隨時遭遇雪崩之災。而萬名華工克服艱難險阻,屢建奇功,他們被分配的是最險最累的活兒,所得報酬卻只有愛爾蘭工人的一半。
  頑強的華工們鑿穿了堅硬的唐納隧道,征服了炙熱的內華達荒漠,穿越了無邊的大鹽湖,還創造了12小時鋪設10英里的速度。在長達6年多的艱苦施工中,竟有近1300名華工不幸喪生。
  終于,在1869年5月10日,北美第一條橫貫大鐵路,從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到加州薩克拉門托,覆蓋了1776英里的東西鐵路成功合龍,“一線通兩洋”,美國由此邁入飛速發展的工業時代,成爲美國現代化的時代里程碑。
  然而,作爲這一時代里程碑的重要奠基人——修建鐵路的萬名華工,卻沒有一個出現在香檳慶功會上。合龍儀式那張慶功照中,找不到任何華工的身影(見下圖)。
  直到近百年之後,“金釘節”慶功照才出現華工後代的代表;也直到145 年後的2014年,猶他州州長正式宣佈2014年5月10日爲“跨州鐵路華工紀念日”;也是在2014年5月9日,美國勞工部將鐵路華工集體請入勞工部大樓“榮譽殿堂”,這是美國政府第一次正式表彰鐵路華工在建設跨州鐵路中的卓越貢獻。
   爲此,包括華工後代的許多華人及華人社團付出了十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猶他州,華工後代、首位華裔衆議員Karen Kwan和猶他州華人聯合會理事余黃鏗娟女士,以及美華協會前會長陳小漣女士、猶他州旅美科協時任會長董校銘先生等多名華人社團組織者積極推動下,讓華工的貢獻逐步得到社會公認,越來越多的華人親歷“金釘節”緬懷先民。自2001年開始,每年都有華人代表的身影出現在“金釘節”慶功紀念照中。
(2002年“金釘節”華人代表參加香檳慶功照)
追思祭奠向華人先輩致敬
   今年的“金釘節”,猶他大學醫學院敎授、猶他州華人聯合會會長盛曉明先生與往年一樣,參與組織了包括華工後代的百名華人參加了一系列紀念活動。
從筆者對他的採訪中發現,今年猶他州的“金釘節”紀念活動歷時長、豐富多彩。從5月9日至14日,長達5天的系列紀念活動中,有三大部分組成:
  一是觀看藝術作品。在金釘節期間,猶他州華人社區組織觀看了由製片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聞學院訪問學者周敏女士拍攝的紀録片《穿越唐納峰》,參觀了由著名華裔攝影人Corky Lee的專題攝影展《華工與鐵路建設》。眞實生動的藝術作品記録了萬名華工歷經艱辛、修築鐵路的堅韌和智慧,令人肅然起敬。
(5月9日猶他州華人聯合會組織當地華人觀看紀録片《穿越唐納峰》)
(著名華裔攝影人Corky Lee尋訪鐵路遺址實地拍攝《華工與鐵路建設》,5月14日在猶他州鹽湖城中國城展出)
  二是參加由金釘節協會、猶他州官方組織的紀念典禮。在兩輛當年舊式火車頭,義工們身着19世紀中葉服裝,重現了1869年5月10日鐵路通車典禮的場景。華人們身着中華傳統服飾,盛裝出席,他們的臉上洋溢着爲先輩們而自豪的笑容,也成爲紀念典禮的一道亮麗風景。
  三是在“華裔門”追思先民。在金釘國家歷史遺址,留有一處當年華工居住的地方——“華裔門”。在修建鐵路過程中,近1300名華工不幸遇難,他們沒有留下遺骨、墳冢,多年來無人祭祀,從2016年開始,在Corky Lee、余黃鏗娟和陳小漣的組織下,第一次組織了追思祭奠儀式。今年百名華人參加了“華裔門”的祭奠,用這種傳統的中國方式,緬懷華工先民的豐功偉績。
(兩名華裔代表特意製作了當年華工的用餐樣品,以此追思紀念華工先民)??
 “華工在美國的奮鬥史,是華人在美國歷史的一部分,也是美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他們也曾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們。”盛曉明先生感嘅地對筆者説,“來自各地的華工後代和華人重溫歷史,緬懷當年華工,也思索如何讓我們今天在美國的生活更美好。”
華人和社團力爭主流社會進一步承認華工貢獻
  “金釘節”作爲美國歷史的重要紀念活動,最近幾年更成爲華人們追思先人並努力爭取公正權益的象徵。在這個過程中,凝聚了華人社團以及華工後代、當地華人的共同心願和強大力量。
  猶他州第一個華裔議員關玉嬚(Karen kwan)就是華工後代的一個重要代表。5月11日,筆者電話採訪了Karen。她吿訴記者,她的父親來自廣東省開平,是修建美國第一條橫貫鐵路的華工後代,儘管先輩的名字早已消逝,但這段歷史在她的家里代代相傳,“我非常自豪自己是華工的後代!我們的先輩在這里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他們的奮鬥精神和歷史功績値得被人們永遠紀念!”
  爲了讓美國主流社會承認華工們的重大貢獻,還華人先輩以公正,在Karen kwan和美華協會堅持不懈呼籲力爭下,當年帶有辱華性質的“Chinaman’s Arch”(中國佬拱門)的紀念拱,于2006年,經過美國國家地理名稱管理局認定批準,正式改名爲“Chinese Arch”(華裔門)。
(5月10日,百名華人參加了“華裔門”的祭奠)
2016年,Karen Kwan創造了猶他州的歷史——成爲第一個華裔州議員。華人的聲音第一次通過華裔議員傳遞到州立法層面。最近,她已成功推動猶他州衆議員通過議案,納入一名華工後代代表,作爲猶他州“金釘節”150周年紀念籌備委員會的委員。如今,她成爲衆望所歸的唯一一名華裔代表。
  Karen吿訴筆者,她已經連續10多年參加“金釘節”,今年是第一次以“鐵路華工後裔協會”(The?Chinese?Railroad?Workers'?Descendants?Association)的代表身份參加紀念活動。今年初,她的法官哥哥?Michael?Kwan 和余黃鏗娟女士,發起組織了這個新社團,將不斷把全美華工後代凝聚在一起,傳承新的歷史使命,正如Karen所言:“紀念先輩華工對美國社會的卓越貢獻,不僅紀念這段重要歷史,也是傳承華工頑強進取的精神遺産,推動中華文化的融入和進步。”
UCA推進“金釘節”150周年慶祝活動上昇至聯邦層面
  5月10日,美國華人聯合會(United Chinese Americans,簡稱UCA)主席薛海培先生也專程從首都華盛頓趕到猶他州紀念活動現場。他興奮地吿訴筆者:“很多華人從四面八方趕來,親身參與‘金釘節’紀念活動。吿慰先輩、激勵後人,‘金釘節’已經成爲華人們自我身份認同、責任擔當的重要儀式。”
(5月10日UCA主席薛海培先生專程出席“金釘節”活動)
  薛海培先生介紹説,還有兩年,我們將迎來2019年第150屆“金釘節”的紀念,但是直到現在,這個節日的慶祝活動在聯邦層面基本沒有介入。爲此,UCA將啓動推進第150屆“金釘節”上昇成爲聯邦政府層面的重要紀念活動。一是推動在聯邦政府層面組織成立專門的“金釘節”紀念委員會,發起和組織一系列全國性質的公衆紀念活動;二是與多名國會議員商議,促進國會通過決議案,紀念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建成150周年,緬懷做出卓著貢獻的先驅者和建設者們。
(金釘節期間,UCA主席薛海培(右一)與猶他州美華協會前會長陳小漣(右二)、猶他州華人聯合會會長盛曉明(左一)、旅美科協總會副會長楊曉梅(左二)交流並合影)
  就在之前的5月初,UCA還向全美華人發出倡議,將每年5月6日設立爲“美國華人紀念日”,紀念1882年5月6日美國歷史上唯一完全針對一個特定族裔頒佈的法律《排華法案》。經過積極努力,UCA在5月6日、7日專門爲全美華人社區安排播放了由Rick Burns和Lin-Shin Yu拍攝的尙未公映的PBS紀録片《排華法案》。數千華人積極響應,在上個周末共同觀看了這部影片,很多人含淚回顧了百年前這段令人震撼的傷痛記憶。
  就在令人傷痛的5月6日紀念之後,5月10日,華人們又迎來令人自豪的“金釘節”。對美國華人影響如此重大的兩個歷史事件,都發生在每年5月上旬的一周,仿彿冥冥中有某種天意,以這樣一種非凡,共同定義了美國華人的前世和今生。
  “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讓先人對美國社會的貢獻永遠被人們紀念和傳承!”薛海培先生吿訴筆者,爲此,UCA倡議,將每年從5月6日至10日的一周時間,設立爲“美國華人紀念周”,呼籲今後華人社區每年通過各種形式,共同紀念這兩個重要的歷史時刻。
  “不忘歷史,是爲開創未來!”薛海培感嘅地説,“我們希望通過美國華人紀念日和紀念周的活動,讓我們把苦難悲傷的歷史化爲華人團結奮進的精神和力量,去共同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民主社會和一個更加美好的美利堅合衆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促進我們美國華人進一步自我敎育和團結發展,也是爲整個美國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新的歷史貢獻。”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