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其他城市

   
 

冰凌幽默小说中的四个关键词
——评析冰凌近作七篇幽默微型小说

孫新運
 

冰凌的幽默微型小説一般都很短,但是容量卻很大。在短小的篇什中,通過夸張、翻轉、詼諧和暗示,成功地叙述情節,吸引讀者,引起共鳴。成功地塑造了生動形象、個性鮮明、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凸顯和升華了主題。
一、夸張
   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説:“説話上張皇夸大過于客觀的事實處,名叫夸張辭。”夸張是一種修辭手段,是爲了啓發聽着或讀者的想象力和加強所説的話的力量,用夸大的詞語來形容事物。也是文學創作中一種寫作手法,包括擴大夸張、縮小夸張和超前夸張,爲了達到幽默的效果,人爲地夸大、縮小或者顛倒時序來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爲寫作手法除了這幾種常規的夸張以外,還有一種童話夸張,就是強烈、大膽、極度、強烈的夸張,表現那種虛幻的幻想境界,達到幽默的效果。
   冰凌幽默小説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運用夸張的寫作手法,特別是對童話夸張的運用。在《寶寶的 “出口” 問題》中作者極度夸張地塑造了衆生相,圍繞孩子大便不通暢的問題,小題大做上演的一幕幕活喜劇,讓人忍俊不禁,也讓人們陷入深層的思考。但是夸張也要有一定的現實基礎,這篇小説中夸張地塑造人物群像時,特別注意適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特點,每個人都是形象各異,作者極度夸張了這種個性,體現了很強的幽默感和藝術性。寶寶的媽媽田小苗,只會在旁邊窮咋呼,沒有主意;寶寶的爸爸夏小天在報社當網絡版主編,利用先進媒體建立微信群,讓大家獻計獻策;寶寶的外公田格致是大學老師,文縐縐,上綱上線;寶寶的爺爺夏長天原先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當領導當慣了,就想着開會,寶寶爸爸夏小天還提議在線上召開網絡視頻會議,寶寶爺爺馬上否決,覺得沒時效性;寶寶的外婆董紅霞放棄跳廣場舞,世俗適用,卻遭到反對;小保姆山妹子什么也不説,動手就干,給寶寶喝了一杯蜂蜜水,被訓斥了一頓。在作者的筆下這一家人各自的特點被夸大了若干倍,做出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寶寶終于成功大便了,奶奶説像黃金條,媽媽拍照美顔發到群里,小保姆和外婆爭頭功,外公做着酸溜溜的總結,爺爺決定召開現場會議,讓小保姆安排會後聚餐,爸爸激動地把要發的稿件名字都弄錯了,這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
   作者通篇運用夸張的寫作手法,塑造了活生生的個性突出的人物,表現了孩子在家庭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也表現了全家人對孩子的溺愛,具有強烈的幽默藝術效果。
   《酒仙老袁》也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爲讀者叙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酒仙老袁常年喝酒,大腸長了兩個息肉,需要手術。但是長年累月的酒精侵襲,使老袁渾身麻木,不知痛癢。在手術期間,打了麻藥一會就醒來,醫生就再打,不一會又醒來,醫生還要打,他説不用打他不疼,還看着醫生縫線,打趣着説不如奶奶納鞋底的線直。作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表現出酒仙老袁的奇聞異事,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給人以幽默詼諧之感,又不無勸諫之意。
2、 翻轉
   翻轉是反過來的意思,宋代黎靖德編著的《朱子語類》是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録彙編 ,在卷九六中説:“復卦便是一個大翻轉底艮卦,艮卦便是兩個翻轉底復卦。”這里的翻轉就是反過來之意。短小説強調結尾的翻轉,可以給讀者以意想不到的震撼,逆向阻礙了讀者的期待視野,鞭撻了讀者懶惰的自以爲是的靈魂,使讀者驚醒,同時也欣喜。由於這種翻轉放在了結尾,然後就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限的回味和思考的空間,客觀上就彌補了短小説由於篇幅短小而導致的內容匱乏的不足。這就是人們常説的歐·亨利式結尾。歐·亨利式結尾就是指短小説常常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旣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歐亨利式結尾的小小説最大的特點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並且是通過結尾來實現。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前文必須有伏筆,結尾關聯了前面的伏筆,通過翻轉來刻畫人物形象和顯現主題。
   冰凌的《小寶》開頭就寫到爺爺和姑姑要去看小寶,進門的時候小寶就讓爺爺和姑姑出示健康碼,量體溫,這樣的情節設計一方面暗示這是在冠狀病毒疫情期,又爲結尾埋下伏筆。然後小寶説溫度沒過紅線,主動説爺爺和姑姑可以抱他親他了,一方面表現出小寶的熱情可愛,其實也是在埋設伏筆。當爺爺親小寶時,作者對小寶的神情進行了描寫:“小寶閉着眼睛,悶住鼻嘴,任由爺爺狂親。”這種描寫第一次閲讀的時候讀者也許不會太在意,覺得不過是對小寶被親時表情的描寫,當看到結尾再回頭看時就會會心一笑,原來這也是設計伏筆呢。當爺爺親完,小寶就説一共親了32下,原來小寶是在查數呢。
  更有意思的是,小寶向爺爺要錢,一次一塊錢,共32元。讀到這里,讀者就會稍稍有些想法,小寶這孩子是不是有點太世俗化了,爺爺親一下也要錢。當爺爺説沒現金的時候,小寶浸染説可以微信支付,爺爺支付了35元,説別退了,再親三下吧,小寶趕緊昂起臉,讓爺爺親了三下。接下來,小寶再次主動向姑姑索吻,姑姑故意説不親,小寶開始自己降價,當姑姑提出異議時,他解釋説,姑姑的嘴香香的,把姑姑説得心花怒放,親了十下,給了50元。爺爺咕嚕一句:“這小屁蛋。”小姑説:“您的好孫子,敲詐有方!”雖然飽含着對小寶的喜愛之情,也有不滿情緒的流露,讀者的心里肯定也不是滋味。帶着這種情緒讀者正準備看看接下來情節會怎樣發展的時候,誰也沒想到作者在僅有的800來字的時候突然翻轉並且戛然而止,讓讀者猝不及防,仿彿坐在高速行駛的汽車上突然來了個急轉彎並且停住了,由於慣性讀者思緒都大幅度向前傾斜着,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當晩,小寶用微信把85元發給幼兒園趙老師,並語音留言:‘趙老師,85塊錢買口罩,捐給武漢小朋友。’”回過頭來從頭看這篇小説,才發現小説在簡短的篇幅中,處處在設置伏筆,結尾抖響包袱,顛覆了讀者以前的所有判斷,震驚之餘覺得一切都在作者的設計之中,合情合理。並且小説環環相扣,沒有一句空話,內部肌理非常緊致,邏輯性非常強,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老姜評職稱》開頭就説:“老姜評職稱又沒通過。”這句話很有深意,評了多次,這次也沒通過,老姜托了組干科趙科長得知是因爲沒有論文的原因,不管怎么爭取和努力都不行,原因就是因爲沒有論文,這是一個死杠。正當老姜已經絶望的時候,老姜的母親拿出了20世紀70年代老姜還是“小姜”剛工作時幾篇迎合當時實際和今天一點關係沒有的發在已經發黃的報紙上的兩篇文章,奇迹出現了,老姜竟然評上了職稱,結尾眞是出乎意料,這種翻轉是在前面鋪墊伏筆的基礎上進行的,諷刺之意頓出。
   這種翻轉用在文中的情况也有,但是更多的是用在結尾,強力的反撥會留下強烈的余響,塑造人物,升華主題,幽默之感溢于言表。有人説寫短小説就是寫結尾,搆思短小説就是搆思好結尾,結尾的不同凡響是要通過全文所埋下的伏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定的道理。
3、 詼諧
   詼諧是指談話富于風趣,引人發笑。《漢書.東方朔傳》:“其言專商鞅、韓非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褒義比喩人説話風趣有意思;貶義比喩人做事無厘頭滑稽。通過詼諧派生而來的就是寓莊于諧,是指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來説明事理,使人在輕鬆和愉悅中感其深刻的藴含。重點在莊,用詼諧的口吻説出莊重的道理,旣具有幽默感又富有莊重的意味。寓諧于莊,調侃中不失文雅,莊重中又含風趣,重點在于諧,用一本正經的語言表達出無限的幽默之意,幽默感更強。
   《埋伏》的開頭介紹了剛從農村招進厰的陸小民由於工厰停産被安排在厰部辦公樓値班,朱干事給他一根木棍,讓他埋伏在財務組對面屋子的門後,從門縫邊盯住對面,如看到有人要撬財務組的門,就從背後給他一棍子,打他個穩準狠。
   一天半夜時分,陸小民看見厰三結合領導小組組長趙大潮和副組長葉紅苗走進辦公樓,兩人邊走邊吵,走進辦公室,關上門又大吵,一會陸小民從門縫看到他倆在地上扭成一團,嘴里還全是應景的革命口號。後來陸小民才明白這兩個人原來是來財務組約會偷情,但是作者卻把這事寫得光明正大,滿口革命口號,頗有儀式感,讓人忍俊不禁。這兩個人本來就瞞天過海,自欺欺人,進樓來像在討論工作一樣,高聲爭吵,結束之後又大聲説着話,走出辦公樓,眞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在做齷齪之事,口中還振振有詞,借着革命口號,做苟且之事,諷刺之意躍然紙上。一年後,厰里決定調一批工人去分厰工作,名單里就有陸小民。被逼無奈的陸小民去找如今的革委會主任趙大潮,他冠冕堂皇地敎育和訓斥陸小民,陸小民不得不説出那天半夜的事情,趙大潮馬上變了口氣,以關心職工個人生活的高大上的理由把陸小民安排在女工多的檢驗車間,不久陸小民就戀愛結婚了, 一年後,陸小民又被厰里調到厰保衛組當干事,保衛組組長就是朱干事。這種寓諧于莊的寫法接近于反話正説,端莊正義的詞語背後隱藏着強烈的詼諧之意,幽默的意味十分強烈。
   《給國航並東航、南航、海航、廈航、川航、國泰、美聯航、韓亞、日航等一封信》講述的是“我”經常乘坐國際航班,面對提供的免費套餐毫無胃口,就想吃上海的泡飯和小菜,於是就給各大國際航班寫了一封信。怕這種請求得不到批準,就冠冕堂皇地叙述了許多大而上的道理,從文化到傳統又到美學,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內在隱藏的不過是濃得化不開的鄉情,讀來感覺詼諧幽默而有趣。
4、暗示
   暗示是人們爲了某種目的,在無對抗的情况下,通過交往中的語言、手勢、表情、行動或某種符號,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發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觀點、意見,或按所示意的方式進行活動。在説話和寫作中運用暗示法,能讓讀者會心一笑,表現出很強的幽默感。
   《相遇》中的陳浩和江麗萍因爲同學聚會分別了三十年後在機場相遇偶然相遇,他們互相對望,傾訴衷腸,解開了誤會。當知道彼此都是單身之後,寫到同學聚會的現場就差他倆,給他倆打電話都不接,再打電話都關機,小説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限遐想,餘音無窮,讀者不難悟出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都會會心一笑,使小説顯得含蓄而幽默。
   《埋伏》的結尾也寫到陸小民被調到厰保衛組當干事,保衛組組長就是朱干事,這一結尾給讀者以強烈的暗示,讀者很容易想到朱干事爲什么一定要陸小民在財務組門後値班,要通過門縫盯緊財務組。如今朱干事變成保衛組組長,能不能也是和陸小民屬於同一個原因,令人思考,餘味無窮,充滿幽默感,並且値得回味。文中陸小民不得已去找趙大潮理論的時候,陸小民也是點到爲止,趙大潮馬上明白了,也是含糊其辭,語言和做法都充滿了暗示性,讓讀者強忍着笑意,具有很強的諷刺性。
   冰凌具有深厚的語言功底,高超的情節設計能力,與生俱來的幽默感。他在簡短的篇幅中,用樸質的語言叙述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作品主題。他的微型小説具有很強的幽默感,強烈的諷刺性和深邃的哲理性。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