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健康生活    

 

我對長壽的探索

 

 
      人類的壽命 自古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之説,但科學進步,人民生活安定,人們的平均壽命有可能跳躍一大步。世界衛生組織認爲人類在65歲以前算中年人,65歲至74歲算年輕老年人,75到90歲才算正式老年人。他們推斷人類的壽命應該是120歲,認爲生命的常規,人人可活到一百歲。
預言正在證實
      在世界範圍內,由於政治制度,經濟財富上的差異,地區,國家,人際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新中國成立後,開展群衆性的文體活動,對增進體質,是很見效的。最近電視台和報紙相繼報道了許多老人的情况,有的地方,還對老人加薪,以示關懷。新民晩報登出上海市徐匯區2005年有71位百歲老人,其中最高年齡爲107歲。電視台報道南京市有位老人,在表演他的體育鍛煉,並在帶兒童練拳。衆多的事例説明瞭一點,七十歲只能稱作“小弟弟”,我們應更上一層樓,向百歲老人看齊。如果把他們的經驗總結起來,他們能做到,我們爲什么不能做到?雖然,前景很令人鼓舞,但我們也需看到,他們不是百裏挑一,而是不到萬分之一。其中必然還有許多未知數,有待探索。
      我以自己的經驗,肯定鍛煉可收奇效 我生於1925年農曆11月,已度過八十春秋,因爲抗日戰爭的關係,在逃亡,流浪中求學,生活艱苦,營養不良。待工作後,在1950年才有機會學拳,體質逐漸好轉,可是並不明顯。我當時的工作是農學敎師,每天擠出時間早晩練練,我學過許多種拳,都是星期天去老師處,來回要騎兩小時自行車,學的艱苦,也很認眞。從開始學拳到出國,已練了35年。出國後第二年克里夫蘭《中文書院》請我去敎拳,周末上一次課,從1986年起,一連敎了八年,也就是説,初到美國,我平時在打工,只周末敎一次拳,堅持到今,業餘敎拳已20年,而從鍛煉角度統計,實則鍛煉55年以上而未中斷過。我對自己的健康有一些紀録:
六十歲未覺老 35年練拳,到六十歲時要按規定退休,對這個規定其實不服,認爲壯志未酬。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故有出國重闖一番事業的壯志。當然,也要有機會,至少分析利多于弊,才敢冒出國風險。而心境上年輕,才會作出大膽決擇。
恢復了健康
      64歲出了一次車禍,肋骨傷了三根,右腿骨裂,臥床三月,成了跛腿。醫生認爲終身難以恢復,但因跛腿後我仍在敎拳,四年後看出略有好轉,68歲設計了一套床上臥式“易經氣功”操,經兩個多月練下來,不僅右腿完全恢復如初,走路不再跛腿,且全身關節也比以前松的更好,看出鍛煉的效果。
      別人提醒,我肯定了後效應 70歲我游長城,登上烽火台,遊人以驚訝的目光看我,並問我高壽,我才注意到四周的人群都是中年人,很少有六十歲以上的人。這次我肯定了體能上比別人年輕十年以上,是因爲堅持鍛煉取得的“後續效應”。
  體能的轉折
      75歲我游湖北武當山,步登頂峰,上山倒還可以,下山時只走了幾步,看到谷底,覺得心慌腿軟,我改乘滑轎下山。我探知體能在變化,並不是腿力忽然消失,而是心理的影響。身心吿訴我將步入老年。乘有生之年,探索出“長壽”的可行方案,爲人類做出貢獻,亦是功及社會的大事。我自己前一段人生歷程,與世衛組織的見解十分接近,我旣然從鍛煉中取得效益,今後自然要堅持下去,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鍛煉內容,把太極拳和氣功結合運用,稱它“太極氣功”,是最爲理想的。它在運動量方面應符合年齡可以調整,內容可繁可簡,要保證人人可練,天天可練,從人體生理出發,要外練四肢關節韌帶肌肉,內練排除故障,疏通氣血,按摩經絡,穴道,激發人體潜在活力,延緩體能的下降措施,便可能取得長壽。

( 五年內略有漸變 從75歲開始,我練“太極氣功”,已五,六年。大家知道,75到80歲往往體能上會有非常劇烈的變化,但我卻很平穩,去年我曾在兩個武術錦標賽會上表演了三門內家拳組成的綜合拳。爲了測定自己的體能,去年和今年我曾兩次以一小時步行10里的速度,觀察變化。我有四分地的後院,每年種菜養花。總之,每天保持八小時工作,四五小時爲腦力方面的,如編寫,整理文稿,打字等,春夏秋三季參加室外勞動三,四小時。每年我要回國一次,學校已並入上海交大,那里還有些老同事和學生。克城有個華裔老人會,我也借用膳機會,共聚交流一些信息。
       莫爲老齡化擔憂 長壽是有相應的健康爲基礎的,有人擔心老齡化會增加社會負擔,其實不然。社會是由許多家庭組成的,三代人之間有分工合作的關係,關心老人應爲美德,文明社會更有許多關愛老人的措施。大多數情况下,父母爲下一代的成長可説是歷盡艱辛,費盡心機,從不計較回報,你就是有一點回報,也只能説是略表心意而已,須有正確的倫理觀念來認識這個問題。以我自己來説,原在六十歲已退休了,但我又出國生活了二十年。在這人地生疏的國度里,我能把三房子 保來,自己做得一份退休,買了住宅汽車,我在武術界也稍有名聲,人們稱我資深敎練,大師,擔任多次裁判,爲當地培養了十名合格的武術敎練。正是我對社會仍在盡力,社會亦給我相應的安定生活條件。我是從上海退休出來的,國內最近有許多百歲老人的報道,甚至以年齡分成等級加薪,這種尊老的舉措,堪稱舉世佳話。
      長壽的關鍵在于運動,“太極氣功”是經過提煉的精華 最近中央四台絡續報道的百歲老人,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或許比我更爲艱苦,這是我們出生後正處在民族大災難的歷史條件下,能塡飽肚子已不容易。他們對生活,有頑強不息的精神,他們都堅持鍛煉了幾十年,相信他們不具備吃補藥,特別的調理手段,僅是通過運動吐故納新,調動有機體自身的活力取得的。可以説長壽離不開運動和鍛煉,但是年齡不同,基礎不同,體質各有差異,大致上講,太極拳和氣功是公認爲對健康長壽最爲相宜的。我在20世紀50年代便練習這兩門內容,每一門都有大量豐富的內容,所以要取其精華,又因從“人人”,“天天”可練的角度,需設計許多鍛煉套路和單元,可以在集中或分成幾次中完成。每天練20到30分鐘。特別是將太極拳的動作設計爲六式,八式,十式,十二式,二十四式和八十八式等六個套路,每個都有四種練法,是花了一番功夫的。其中坐立兩種太極拳,可用于百歲上下或下肢殘疾者。注重肢體和關節韌帶的活動,更強調以內氣按摩經絡,穴道,臟腑,將許多常見病消除于無形。我在八十一歲有今天的體能,已十分滿足,對如何爭取更長壽,也有了對策,並試行了五年,公諸同好,探討出一個切實可行的長壽方案,由個人推及社會。如果你沒有別的好辦法,建議你學一學,終身受益。鑒于許多人以前未建立鍛煉機制,而且健康往往不能急于求成,及早關注自己的身體,晩練不如早練。我並爲走彎路,甚至比世衛組織分析的情况還好一點,不至於有誤導。我是肯定八十歲的經驗,八十歲以後又如何,變數很大,我只能盡力爲之,請諒解我這番苦心,我也在爲未來探索。

(全文完。作者:胡氏內家拳 胡維岳216-391-5328 歡迎查詢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