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音樂之旅 和諧之旅 幸福之旅
——《奔向未來》交響大合唱飛進哥倫布

 

感謝信尊敬的浦瑛社長:
   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中觀看了我們在哥倫布亞洲文化節上的演出,並給與了高度讚揚。説實在的,由於演出團當天剛到,環境未熟悉,又不可能走台,那天的表演並不理想,有些地方配合還不默契。第二天的表演就好多了。但我知道,您着重的不是這些細節,而是《奔向未來》這部作品的深遠意義和幾位藝術家及全體演員對亞洲節的高度熱情和認眞態度。更令我動容的是您在電話採訪我的第二天,就寫好了專訪文章並排好了版面。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驚嘆!但我明白,這並非我個人有什么魅力,而是《奔向未來》交響大合唱這部作品撥動了您的心弦。也就是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心有靈犀一點通”,我們的心是相通的!
    我已經吿訴您,我和太太都非常欣賞您送給我的227期《伊利華報》,我們仔細閲讀了上面的每一篇文章。我們認爲內容眞實客觀;文風生動活潑,樸實無華;新聞含量大,可讀,可信性強!我朋友孫殿濤先生主編的《美華商報》也非常精彩,是我們家每周必讀的刋物。現在我將今天出版的《美華商報》上孫先生寫的專題報道轉發給您,我相信您會喜歡。我希望您們兩家多交流,成爲媒體的好朋友!
一個人就像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千千萬萬滴水就能匯成江河大海,勢不可擋!爲了實現一個崇高的目標,我們心心相印,攜手向前。《美華商報》和孫殿濤先生曾爲《奔向未來》的成功上演鳴鑼開道,《伊利華報》又使我感到由火熱的心所鑄造的輿論的轟鳴和力量!我體會到您正在爲推廣《奔向未來》這部作品而奔波。如果將來眞有一天她能夠在俄州的高級音樂廳上演,您將功不可沒!我相信,在您和衆多朋友的大力幫助下,我們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再創輝煌!
    在此我謹代表全體赴俄演出的全體藝術家及合唱隊員,對您的熱情,誠摯,有力地支持和幫助,表達最深切的感謝!
此致!
華盛頓國際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奔向未來》合唱團音樂總監


張祥雨
2013年6月1日凌晨

 
  以下轉載《美華商報》孫殿濤先生的報道

音樂之旅 和諧之旅 幸福之旅
——《奔向未來》交響大合唱飛進哥倫布

 
   
 
 

來自哥城的邀請
       去年5月19日,由華府資深音樂家張祥雨先生歷時四年創作完成的,第一部反映北美華人奮鬥歷程的大型音樂交響合唱曲《奔向未來》在馬大首演,曾引起轟動。今年4月,筆者突然接到一個來自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的電話,電話那頭是筆者從未謀面的朋友朱國梁。朱兄幾個月前還是河北交響樂團的團長,此時剛剛卸任並移民美國,協助太太打理餐館的生意。據朱兄介紹,在他的食客中有一位哥城響當當的人物——魯永振敎授。魯敎授被譽爲哥城華人的一面旗幟,同時兼任哥城亞洲節組委會主席。經朱君推薦,魯敎授欣賞了《奔向未來》在馬大首演的録像,並爲張祥雨先生用音樂爲華人作傳的精神所感動,通過朱兄鄭重邀請《奔向未來》參加5月25-26日在哥城舉辦的第19屆亞洲文化節。
     接到邀請,張祥雨老師首先是驚喜。因爲將作品推向外州,推向國外,甚至回中國演出始終是他無法釋懷的一種夢想。但如何在兩個月內,重新集中起包括獨唱、合唱隊員和樂隊的龐大團隊,並非吹口氣那么簡單。
    如果説,樂隊可以用伴奏帶解決,那么迅速聘請歌唱家和招募合唱隊員就成了頭等大事。慶幸的是,去年曾對《奔向未來》鼎力相助的華府兩大合唱團——黃河藝術團與盛華合唱團再次挺身而出。同時,《奔向未來》的幾位檯柱子——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丁羔、女中音歌唱家張麗慧、女高音歌唱家肖玲等不計報酬,欣然應允。要知道,三天時間他們將損失很多授課費。雖然歌唱家們的奉獻精神令張祥雨老師動容,但作爲組織者之一,他認爲沒有這些專業歌唱家,整個演出將失去光彩。因此必須給他們一些象徵性的補貼,以表達我們對於藝術家的尊重。
      同時,迅速成立了以張祥雨老師爲藝術總監、張麗慧老師爲聲樂藝術指導、沈月亮、林昭平、傅艾莉爲正副團長的《奔向未來》赴哥城演出籌委會。事實證明,邀請沈月亮出任團長被認爲是後來諸多正確決定中最爲正確的一個。
    伴奏解決了,合唱隊員有了,時間呢?要知道,接到邀請是四月份,而將于5月4日舉行的海華合唱節可是大華府合唱界的一大盛事,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加塞排練,門都沒有。不得已,《奔向未來》的排練只能安排在海華合唱節之後。
      那段時間,張老師忙的可是腳丫子朝上。首先,他根據亞洲節對演出長度(不超過22分鐘)的要求,對《奔向未來》進行了重新編排,選取其中幾個最精彩的樂章作爲演出曲目。黃河男高音張築麟因故不能成行,張老師臨時安排丁羔頂替張築麟與女高音韓維搭檔演唱《大地,我的母親》,並根據丁羔的聲線條件,對作品作了相當程度的修改。沒想到,張老師的靈光一現,不僅使作品更加豐滿,而且經丁羔和韓維的重新演繹,使作品迅速竄紅,成爲繼張麗慧無字歌《美國夢》之後的又一首流行歌曲而紅遍全團,順手也把張築麟生生地拍在了沙灘上。海華結束後,張老師馬不停蹄地奔波于洛城和哈維兩地,輔導大家練唱。
   畢竟過去了一年,重新撿起來談何容易,就那首《北美築路貫東西》不知練了多少遍,直到趕赴俄亥俄的車上,還在練。


一路歌聲奔向哥城
     就在大家玩命苦練當中,出發的日子快到了。那幾天,月亮團長的郵件之多足以讓郵箱顫抖,郵件內容從租車、安排司機、住房、飲食到防病、防寒、防龍捲風等各個方面,其中僅一個出門檢查清單,就足足列了近30條,大到路線圖、GPS,小到擦手紙、垃圾袋,甚至關燈、關空調、澆花都想到了。出發前夜,筆者捋着月亮的清單準備行裝,省大事兒了。爲此筆者強烈建議,以後再有類似演出,團長非月亮莫屬,否則跟你急!
   5月25日清晨六點挂零,30多名團友陸續趕到集結地,準備出發。世界上有些事還眞説不清,就説天氣吧,前一天還是冷風習習,陰雨綿綿,轉天就是天高雲淡,萬里無雲。眞乃天助我也!
     總算出發了,大家已爲此作了充分的準備,吃的,喝的,用的一應俱全。陰陽大師邵福事先占卜問卦,顯示一路平安。六位司機久經沙場,見多識廣,讓人放心。
     在車上,大家借着近7個小時的車程,在張祥雨老師的帶領下反復練習。幾位大腕一絲不苟,各位龍套嚴格認眞,排練卓有成效。據説,爲了保證伴奏帶不出任何差錯,音樂總監助理——范琴維大姐,事先都逐一聽過,並且對演出用的兩套曲目都作了備份,確認無誤後嚴密保管,不準任何人觸摸。而傅艾莉和邵福夫婦對製作標準完美的伴奏帶,作出了特殊貢獻!
    別看在車上大家有説有笑,但經多見廣的幾位大腕,尤其是麗慧心中或多或少會有幾分擔憂。比如,文化節演出場地是否令人滿意,音響效果如何,特別是台下有沒有觀衆,有多少觀衆?因爲這些因素將對我們的演出將産生最直接的影響。


亮相哥城演出效果出人意料
     不到三點,《奔向未來》一行34人風塵僕僕,如期趕到演出地——位于哥城市中心的Franklin公園。遠遠看去,這座公園好大,佔地面積少説也有上百公頃。當用過主辦方爲我們準備的便當,穿過琳琅滿目的臨時商品購物區和美食區,走進主場地時,一座相當專業的巨型室外舞臺矗立在眼前,上千個座位扇形排開,舞臺周圍是一片遼闊的盆地形草坪。此時此刻,這里已是人山人海,用中國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鋼的話説,那是滿坑滿谷(少説也有三四千觀衆)。大家席地而坐,演員可以直接接收到來自觀衆的各種反應,再加上一流的音響,一流的演出環境讓我們興奮不已,幾個小時前的各種猜測和憂慮全都一掃而光。
     據介紹,該項演出創辦于1994年,由魯永振敎授首倡。亞洲節創辦十九年來,演出水平越來越高,各族裔涵蓋面越來越廣,不僅是哥城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而且成爲全美規模最大的亞洲節。演出期間,包括中國、韓國、日本,以及印度、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老撾、阿富汗裔等15個國家的數百名少數族裔藝術家聯手爲觀衆奉獻精彩的演出。此時此刻的哥城,就像一個亞洲藝術大Party。筆者有生以來從未見過這么多亞裔藝術家和表演形式,大家在舞臺上和睦相處,展現各自獨有的藝術。據瞭解,這些藝術家多數來自當地,也有不少是組委會專門從克利夫蘭、辛辛那提、紐約,甚至芝加哥等地請來的,而《奔向未來》不僅是受邀的唯一華裔代表,也是規模最大、獨一無二的嚴肅音樂表演團體,這讓我們高興了好一陣子。
    按照張老師的編排,《奔向未來》的精選樂章樂章爲一套,幾位專業歌唱家的獨唱和領唱與合唱“天下一家向大同”爲另一套。每天兩場演出兩套不同的曲目。兩天里,共演出四場。
    可能是旅途疲勞的緣故,我們的首場演出有些慌亂,整體效果不理想,雖然觀衆聽不出毛病,但我們心里覺得有點對不住觀衆。爲此,大家亡羊補牢,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加緊排練,希望通過儘可能完美的聲音,體現咱大華府的水準。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從第二場開始,我們的演出漸入佳境,狀態也越來越放鬆。幾位專業歌唱家也是如此,麗慧的《美國夢》自然流暢,尤其當那個難度最大的高音C泉涌般噴薄而出,如醍醐灌頂。使一首沒有歌詞,完全靠音樂的旋律和演唱技巧的聲樂協奏曲激起了滿場的喝彩。丁羔的《斗牛士之歌》幽默詼諧,氣壯山河。肖玲的《今夜無人入睡》流暢通透,直擊心肺。儘管絶大多數觀衆聽不懂我們在唱什么,但音樂無國界,動聽的音樂和優美的旋律令他們激動,令他們瘋狂,那掌聲,那叫喊聲響了去了,讓我們好不享受!


    魯敎授剛開始對我們的水平將信將疑,但聽了第二場之後,主動跑上來與大家合影,之後次次合影,對我們的表演稱讚不已。等他連續聽了四場之後,立即誠懇地對張祥雨老師説,你們是本屆亞洲節中表現最出色的團隊之一,我現在就代表組委會隆重地向各位發出邀請,希望你們能夠參加明年第20 屆亞洲節的演出。你們的演出質量我絶對放心!
    在現場,碰巧遇見一位來自俄州的同行,克利夫蘭《伊利華報》的社長蒲瑛女士,看了我們的演出,她一再表示,很高興看到這么高水平的華人合唱團在美國演出,這是我來哥城的最大收穫。
    第一天演出結束後,一位白人小女孩在媽媽的鼓勵下,勇敢地跑到麗慧的身邊,希望能與這位華裔藝術家合影。幾位男性觀衆激動地跑過來向丁羔索取簽名,慌亂之中,誤將同樣是男低音的邵福認作丁羔。邵福也沒客氣,順手牽上自己的大名。反正他們也不認識中文,况且被人認作丁羔也不丢人。
    第二天的演出結束後,一位年邁的白人老太太專門跑到後台,哭着喊着要見肖玲。老婦人一邊抓着肖玲的胳膊,一邊説,閨女(大體是這個意思),你唱得太好了,我聽得眼淚都掉下來了。我也是學音樂的,曾聽過《今夜無人入睡》的各種版本,但你唱得獨一無二,我非常非常喜歡。
     筆者在相機鏡頭里看到,在肖玲演唱時,一位五大三粗的黑人姑娘一直伴着音樂手舞足蹈,特別是等肖玲最後一個高音C有力而飄逸發出來,那位姑娘高興地就像中了大奬……這大概就是藝術的魅力。
     還有一個小揷曲。前面提到的朱國梁先生曾是河北交響樂團合唱團團長,他亮麗的音色得到麗慧等三位藝術家的交口稱讚。爲此,張祥雨老師特別邀請他在我們最後一場演出中登台亮相,一首威爾弟歌劇《游吟詩人》中的著名咏嘆調“柴堆上烈火熊熊”不僅爲他贏得了滿堂彩,更讓當地觀衆認識了這位端盤子的“帕瓦羅蒂”。
     似乎是爲了驗證我們不俗的表現,在哥城的兩天時間里,無論在旅遊景點,還是在駐地,我們居然時常被觀衆認出,一種明星般的感覺油然而生。我們遊覽一座當地有名的植物園,三位藝術家情之所至,在玫瑰園階台上高歌一曲,優美的旋律溢滿山林,引來許多圍觀者。他們欣賞我們的歌聲,更羨慕我們傳遞的那份快樂。


慶功宴上,全都瘋了!
      演出總算以我們圓滿的表現而結束,爲犒賞大家的付出,張祥雨老師特意賞酒一杯。而筆者作爲一匹來自北方的狼,一杯紅酒只夠逗饞蟲,於是從朱先生手里偷偷討了一瓶56度“紅星二鍋頭”,以此話付前言,招待丁羔、橐濱路兩位大腕(一位是音樂大腕,一位是開車大腕,都惹不起),就爲喝這口酒還差點與老婆當場鬧翻。俗話説,酒壯慫人膽,這話眞是不假。幾口酒下肚,原本正襟危坐的丁羔霎那間臉紅脖子粗,號稱滴酒不沾的肖玲也以陪我爲由,不停地要酒。邵福實話實説,説他很能喝酒,但從不喝自己的酒。就人家橐濱路實在,蔫兒不及勁地往自己杯里倒。兩分鐘後,丁羔一改平時的矜持,首先冲到鋼琴旁,合着朱先生的鋼琴伴奏,高歌一曲。接着肖玲也上去了,
    變成兩人合唱。一會兒工夫,雷思源、傅艾麗、橐濱路、邵福、沈月亮等都冲上去了,二重唱改成了小合唱。然後是張麗慧、陳建華、黃進、李元君、方道和、余承思、沈家寧……我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全都冲了上去,小合唱又改成大合唱,而且沒有聲部,沒有音準,只有吼聲。
   麗慧在餐館里有幸結識了一位美國老太太Carol Parr。她和朋友剛坐下看Menu,大家就鬧上了。麗慧怕人家煩“Sorry,我們太鬧了,希望不會影響你們的胃口。”她卻説“沒事。我喜歡聽唱歌”。後來麗慧跟雷思源演唱德沃夏克的《母親敎我的歌》,她居然過來一起唱,聲音還不錯。後來一問,原來她年輕時學過唱歌,曾是芝加哥歌劇院合唱團的一員,後來結婚生子
    就歇了。她來哥城訪友,哪知道趕上我們這幫“瘋子”在餐館里鬧!麗慧跟她要了名片,吿訴她“我們會在文章上提到你的,到時候把報紙寄給你。”她好開心,還連蹦帶跳地與我們一起演唱《阿里山的姑娘》。後來肖玲唱了個咏嘆調,她也跟着唱到了高音C!
    大家唱了一首又一首,吼了一段又一段,有大陸的,有台灣的,有美國的,由意大利的,有革命的,有纏綿的,我們絞盡腦汁,幾乎唱遍了所有會唱的歌。光唱歌還覺得不過癮,於是大家手拉着手,在寬敞的餐館里載歌載舞,歌聲響徹整個大廳。
    特意趕來爲我們送行的魯敎授夫人,氣質端莊儒雅,絶對是個大家閨秀。但在我們瘋狂的誘惑下,毅然放下身段與我們一道狂歡。餐館老闆、導游、食客、就連廚子也被拖出來唱歌。如果這時碰巧進來一位醫生,他絶對不會懷疑自己走進了精神病院,因爲眼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沒一個正常!瘋了,全瘋了!
     帶着快樂,帶着幸福,帶着瘋狂後的羞澀和演出中形形色色的談資,我們踏上了歸途,奔向家的方向。再見哥城,再見亞洲節,再見各位朋友,我們後會有期,相約明年!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