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中國改革2.0:國家出定力 市場出活力

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爲標誌,從現在開始,中國改革進入了“2.0階段”。
     2.0階段的具體內容,在剛剛發表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中做了完整的説明。
     公報內容不空洞,無論是舊措辭還是新提法,都包含了豐富的內涵。例如,關於意識形態,公報重複了旣往的表述,但這並不是八股套話,而是一個明確的宣吿:在2.0時代,這個方面仍然不會改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仍是信奉馬克思主義的共産黨國家。而在市場經濟方面,本屆全會則針對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表述,將過去的“基礎性作用”改爲了“決定性作用”。
    改變的部分和沒改變的部分,都意義重大。但是,改變的根據是什么?不改變的根據是什么?是否有一個總的原則、總的綱領決定了這些改變或不變?是否有一個根本性的且貫穿始終的指導思想,在背後左右着各項重大決策的形成?
     通讀公報,不難發現,這個東西的確是存在的。藉助“國家”和“市場”這一對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公報完全體現了“國家出定力,市場出活力”這個根本性的指導思想。
一、國家出定力
    國家出定力,就是要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本毫不動搖,國家基礎進一步夯實,國家安全進一步加強。
     這一點,公報釋放的信息很清晰:首先,公報在開篇部分,一如旣往地強調了對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和意識形態的繼續堅持,並對前35年改革開放歷史和當前的道路給予了充分肯定,重申“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其次,在政治體制改革和國家法治建設上,繼續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再者,在基本經濟制度上,繼續堅持“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強調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最後,在軍隊體制上,繼續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在國家安全戰略上,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其中始終不變的部分,如意識形態和黨的領導,體現了一以貫之的“定力”;而改變的部分,如國家安全委員會,則體現了不斷加強的“定力”。
     其實,加強國家的“定力”,對於中國來説,並不是臨時措施,而是一個永恆的、根本性的主題。從中國自身歷史上看,國本的穩固,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基本保障,是中華文明發育延續的前提條件,是一切之根本;無論是“天道”還是“主義”,是帝制還是共和,是皇上還是人民,都離不開這個主題。而從當今世界形勢上看,國家的穩定,又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基本保障,是中國展開國際競爭的前提條件,也是一切之根本;改革開放也好,全面深化也好,也都離不開這個主題。
     公報説,“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表達很明確,改革1.0也好,2.0也好,總目標還是落在國家和國家的基本制度上。
二、市場出活力
     國家出定力,解決了國本穩固、國家穩定的問題,但卻沒有解決如何發展、如何前進的問題。經過近三十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成功實踐,讓中國找到了適合中國的快速發展道路,這就是:在確保國家穩定的前提下,讓市場充分提供發展和進步的活力。
     公報説,“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逬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市場出活力,這原本不是一個問題。在理論上,有自亞當斯密以來各路經濟學家無數的論證,在實踐上,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幾百年來無數的案例。歷史證明,市場不僅有活力,甚至有魔力,有神力,如果不加約束、一味放縱,市場雖然能夠創造萬物,但最終也會呑噬一切,包括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目睹過俄羅斯的改革,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善於吸取歷史敎訓的中國,對於“把一切都交給市場”的市場原敎旨主義神話,應該不會繼續抱有迷信。
     要市場活力,但是主體仍是國家,不是市場,公報用了三個“讓”表示這個主從關係。就像在1.0階段國家“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那個“讓”一樣,在2.0階段,國家讓市場的各種活力競相逬發,讓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一個値得注意之處是,公報在羅列各種市場要素時,使用了“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這樣一個順序,資本被排在了最後。無論是出于何種考慮,這的確也體現了國家對市場的管控意志。衆所周知,資本的自由市場是最具顛覆性和毀滅性的市場,國家的“定力”,必然要包括對資本市場過度和過剩“活力”的控制和約束。
     綜合上述,三中全會公報所勾畫出的中國改革2.0階段,用“國家出定力,市場出活力”即可高度概括。實際上,國家與市場的關係問題,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若國家定力太大,壓制了市場,經濟難以發展;若市場活力太大,擠壓了國家,危機難以避免。由此可見,今後各國的競爭,無論什么制度、什么主義,歸根結底還是要體現在誰能夠更好地平衡好國家與市場,協調好定力與活力。
     中國改革2.0階段已經開始,如能有效解決這個根本問題,中國必將勝出。
文揚 2013-11-18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