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融化苦難的力量——王明旭醫生的成功之路

 原創 中英學術
 

   二泉映月 交響曲,在苦難中尋找光明,持之以恆者必然尋見。——題記 董良杰|文 在父母的關愛和親朋好友的支持下,一位16歲的少年,從萬里挑一中脫穎而出,終于在恢復高考的第一年1977年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然後在1982年到美國馬里蘭大學留學,1986年獲得激光物理學博士,然後獲得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培養的醫學博士,發明瞭羊膜隱形眼鏡和激光眼科手術技術,做了五萬多例手術,培訓了數以千計的醫生,成爲帶給人類巨大祝福的醫生和科學家。然而,他人生轉折的開始似乎要從那個惡補高考説起。惡補的高考1974年的王明旭苦練二胡,爲了能進文工團,旁邊是他弟弟。


   在殘酷的文革背景下,王明旭在14歲初中畢業後就無法繼續讀高中,他在父親的關照下偷學醫學、跟着實習查房,到印刷厰包裝毛選;後來苦練二胡和舞蹈,就爲了報考文工團。當高考的機會來臨時,在家庭和父母朋友的支持下,他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捕捉到了這個機會。在王醫生自傳中,對於當年的高考機會,他寫道:在我的生命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一線希望之光照進了長年困擾我的黑暗牢房,因此我下定決心,要竭盡全力撬開那扇通往自由的大門。他父親的一位病人是一中學的副校長,經過他的協調一個初中生悄然揷進了高中畢業班里,於是一個高考總動員開始了:作爲醫生的父親聯繫了他的一些病人中的敎育工作者。他提出爲他們及其家人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以此換取他們在數學以及物理、化學、生物、中文、政治和英語等科目上對兒子的輔導。高中課程兩個月的惡補,各門功課的輔導老師輪番轟炸式授課,讓這位天才少年在考場上變得“麻木”:在考試開始之前,我已經筋疲力盡,所以我甚至沒有精力緊張。
   幾個月的學習,幾周的測試和競爭,長時間的工作和睡眠不足都已經讓我筋疲力盡。我幾乎沒有足夠的力氣蹬自行車,當我到達考試地點時,我已經處于迷茫狀態——而這是我一生中最關鍵的考試!我感到自己處于一種麻木和半夢半醒的狀態,仿彿我只是在機械性地回答着每一個問題。此情此景,讓經歷過這個歷程的家庭和人,唏噓不已。(我想起來家姐當年爲了去縣城參加高考,爲找自行車發愁,爲省下旅館費,盡一切可能壓縮行程,精疲力竭地參加考試。)在王明旭博士的奮鬥歷程和他的自傳中對苦難的理解,雖然沒有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這些孔孟聖賢格言,都融化在父親慈祥的叮嚀里:“明旭,要記住,人生的道路很少是直線前進的。
   在找到屬於你的路之前,往往會有許多曲折和挑戰,”他説,“但無論如何,都要懷抱希望。永遠不要放棄希望。而且這個天意,在王明旭博士的信仰之光的照耀和理性反思之下,有了一個明確的指向,人生的意義、職業的責任在各種挑戰中藴含着平安和堅定。苦難的熬煉與天意在偶像崇拜籠罩四野的時候,階級鬥爭嗜殺的苦難是破壞人性和希望的魔咒,烏合之衆的動物本能和罪惡之火被扇動,滋生各種各樣的人倫毒刺。“文革”時期安徽蚌埠固鎮縣的有個醫生方忠謀被丈夫張月升和兒子張紅兵(時年16歲)舉報,隨即被縣軍管組羈押,第二天被縣革委會以“攻擊毛主席,爲劉少奇翻案”等定罪,隨後經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批準,被判處死刑,1970年4月11日被槍斃,張紅兵作爲兒子甚至親眼目睹了槍斃母親的執行。
   這個罪惡的場景成爲陪伴張紅兵永遠的噩夢;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説,很多文革時代的惡習沒有經過反省和悔改,成爲人們鞋窩里的蒺藜,走到哪里痛到哪里。醫學世家出身的王明旭是幸運的,文革的苦難也曾經幾乎要壓垮家庭,但是父母、親朋們的一點一滴的愛堆積起來,讓那個筋疲力盡的少年從狹縫里擠了出來,有了自我實現的機會。這愛也成爲報恩家族、貢獻社會的種子,那一點一滴的愛在心中積累,成爲喚起王明旭對弱者的同情之源。他對那些交不起昂貴手術費的盲人病患有深深的關切,將自己的專利技術無償讓世界各地醫生使用,還成立了公益基金,讓窮人也得到最新科技的服務。
   王博士雖然加入了美國籍,但他發明的技術早已經回到中國,讓千千萬萬患者受益。不僅如此,王醫生居然成爲了慈善家,他診所里來自世界各地的病患重見光明的故事成爲美國報紙的“催淚彈”,這位華人醫生也成爲他所在的城市——納什維爾市的驕傲,也是全美華人的驕傲。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説過:“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這話固然勵志,在眞實世界里,王明旭回顧他自己的人生經歷,體悟到這是天意,苦難是一種特別的歷練,在熬煉中獲得的新發現都是特別的恩賜。就像《雅各書》 的話:“我的弟兄們,你們遭遇各樣試煉的時候,都要看爲大喜樂;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這話説的似乎與孟子的名言相通。
   而《約伯記》中的那個約伯,經歷過喪妻失子、從富足到破産等等歷練後説的一句話更爲深刻,也適合概括這位醫生的見證:“但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唯有信仰才是融化苦難的力量。附言:根據王明旭博士的自傳原型了好萊塢電影《Sight》,請大家廣傳。《中英學術》將陸續推出書評和影評或讀後感。本文原來是和熱播劇主角葉文潔的性格對照分析,敏感了,不得不三改其稿,刪去了所有相關文字,可以説是面目全非,讀起來也奇怪,請讀者自行比較吧——復仇者與關愛者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王明旭博士的自傳原型電影「Sight」在5月24號周五(Memorial Day weekend, 亞裔文化傳統月)在北美各地上映!目前67% off 預售票($5 instead of $15) available at angel.com/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