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浦瑛開講:情系中美頌飛虹

 費城拜訪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飛鴻女士

 
    9月24日,我從紐約開車到費城,在路上我給在華盛頓UCA活動時認識的一位令我非常敬佩的表演者宋飛鴻女士打電話。當時她在舞臺上邊唱邊揮毫潑墨,書寫了愛字和福字的書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過後我們在微信里聊過幾次,我與她只是短短一面之交,我吿訴宋飛鴻,我要到費城去見費城的名人彭偉權先生。


   在電話上我説因爲彭偉權沒有趕上今天的飛機,他要明天才能到費城,宋飛鴻馬上説:我今天現在在忙,6:00以後才有空,你不要到外面吃飯到我家來我給你做菜,並且今晩上就不要住酒店住我家,因爲我有狗怕不方便,她説沒有關係,她也有一只狗。這位宋飛鴻大姐快語直爽,讓我馬上就答應,我還沒有到費城就感受到宋飛鴻的熱情。
   我曾經去過費城多次,費城的華人和亞裔人口有10多萬,費城的中國城也有規模,這次讓我驚喜的是韓國超市,他們經營很好的品牌,我在超市里看到精緻蛋糕和精品酒,這樣的品質在亞裔的超市里很少見到。我6點整到了宋飛鴻的家,好漂亮好風水的大房子,我知道宋飛鴻曾經在費城開過大型新華書店,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文化敎育傳播着,我也知道她的父親宋保羅是中國京劇界一代大師。


   熱情樸實直率的宋飛鴻看我進了她的家門,就點上火邊説邊開始烹飪:我們吃簡單的晩餐。家里院子的韭菜炒蛋,絲瓜雪菜,滷鷄還有她自己做的梅子酒,她還給我做了桂花酒釀湯圓,桂花樹也是她親自種的。
   從我進門到晩上12:00,她演示給我她的唱戲經歷,我也在電視銀幕上享受她的風採。從她到美國創業,培養女兒,她的家庭,她坦然眞誠把我帶到另外一個空間,人有無限的可能,宋飛鴻就是把不能變爲可能,她是一位活出極品的才女。
   宋飛鴻出生在杭州的一個梨園世家,父親宋保羅曾被譽爲京劇神童,譽滿梨園,祖父宋永珍、祖母宋鳳雲也都是一代名伶。


   宋飛鴻吿訴我,她的父親6歲那年,因爲當時條件很差,化妝品有限,當時使用鍋底灰化妝,父親不小心灰進了眼睛,有人吿訴他的祖父祖母説有一位算命先生你們去看看,那個算命先生看到她父親,馬上吿訴他,要帶孩子去醫院看病,10天以後我會給你兒子的命書,父親去了基督敎堂醫院看病,父親的眼睛治好了,父親也改了名字叫保羅,而父親的命書寫了父親的壽命是84歲。
   也許在外人看來,宋飛鴻從小耳濡目染,理應傳承走父親的路,宋飛鴻對我説他們兄妹八個,沒有一個走父親唱戲的路,她是因爲父親病重,她想也許她想學戲父親的病就會好,果然宋飛鴻説要學唱戲,她父親的病好了一半,她開始“女承父業”,從零開始自學和學習京劇,在她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少貴人,更重要的是她的勤奮和天賦,宋飛鴻的唱戲延長了他父親的壽命,96歲的父親還參加了央視的表演。
   宋飛鴻父親當年的收入是680人民幣,那時候毛澤東的收入是300人民幣,宋飛鴻的靑年時代撞上了文化大革命,不僅父親慘遭批鬥,長兄們還被流放到外地,從當地被人敬仰的大家族,變成人人喊打的黑戶,年少的宋飛鴻被迫成了一家的“頂梁柱”。每天除了兼顧學業,她還要照顧弟弟妹妹們的生活,洗衣、做飯、還要照顧在醫院長達8年的糖尿病姐姐,她説她姐姐的康復是奇迹,她感謝醫院讓她父親欠着錢給姐姐治病,父親平反後把所有的錢都還給了醫院,父親敎育她:誠實守信是做人標準。
   宋飛鴻是一位自信積極向上的人,恢復高考的消息一傳來,宋飛鴻便抓住機會,刻苦學習,英語更是從零開始學起。功夫不負有心人,宋飛鴻到達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高峰。經過7個月的挑燈夜戰,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到了杭州當地的一所師範大學。畢業後,她如願在杭州一所重點高中當上了英語老師,開始了她十幾年的英語敎學生涯。
   一向有抱負的她,在任敎期間大膽創新,八十年代便自創英語敎材,堅持全英語環境敎學,在當地頗有名氣,電視台也爭相邀請她上節目,傳授英語敎學經驗,本以爲會一直敎書育人的宋飛鴻,又迎來了轉折點,人生被迫重啓。
   90年代初,宋飛鴻的丈夫遠赴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攻讀藝術史,1992年她帶著小女兒來美探訪,先生四年畢業後,知道在美國找不到工,他便回了中國。而宋飛鴻開着一車她的家當,從辛辛那提出發到芝加哥還有其他一些城市。最後她選擇了一個人都不認識的費城,再次從零開始。
   宋飛鴻從中國當敎師到美國做清潔,自己開餐館當老闆,宋飛鴻經歷了好幾次的身份轉換。一般人追求的安定生活,對她來説卻是催促她求變的信號。中餐館運營良好,宋飛鴻有了人生第一桶金,她又有了新的想法。一向愛看書的她,有勇氣,在1998年,宋飛鴻在費城華埠開了第一家“新華書店”,成爲當地中華文化的交流集中地,2017年,父親病了,她要盡孝心,她把心愛的新華書店關了。
   早在2010年,宋飛鴻的父親,在國內因身體不適突然被推進了醫院,奄奄一息。宋飛鴻與父親的感情深厚,每天都與他打越洋電話。意識到可能再也聽不見父親的聲音時,她一下子坐不住了,連夜飛回國內,在見到老父親的那一刻起,她再次改變了職業生涯。
   宋飛鴻已經成爲了知名藝術家,在費城京劇社擔任京劇老師,每年在美中兩國參與的演出無數,去年累計共參演49場,今年還將飛回自己的家鄉杭州,開個人演唱會《百年戲緣J20—2020》。幾度浮沉,身份轉換,宋飛鴻仍保留了她的赤子之心,不怕嘗試、不怕挫折。
   宋飛鴻有一個夢想:她想到當代京劇表演家演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紅色娘子軍的洪常靑,還有紅燈記的表演者,讓他們再次登上舞臺,但由於2020年的疫情,宋飛鴻夢想沒有實現,演員的往生讓宋飛鴻也無能爲力。不過宋飛鴻有一個非常優秀懂事體貼的女兒,給母親送來非常聰明的小狗。還有母親開始種花種草……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飛鴻和她的父親宋保羅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飛鴻,祖籍中國杭州市,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人才,其父宋保羅是中國京劇界一代大師。宋保羅2005年90歲時,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聯歡晩會上,宋保羅邊唱京戲,邊畫中國畫“鷄”,令在場觀衆嘆爲觀止。出身于梨園世家的宋保羅,自幼學習京劇、民族樂器、書法、篆刻等中華文化藝術,演唱京劇深得家傳,彈奏琵琶技藝精湛,潑墨揮毫飄逸瀟灑,篆刻冶印氣韻靈動。宋飛鴻秉承了父親的優秀素質,加上自己天資聰穎,來美後,在費城商界奮力開拓出一片廣闊天地,先後成功地創辦費城新華書店及上海之家,極大地擴展了費城華埠的的知名度,在費城華埠營造了頗具特色的中國文化藝術氛圍,成爲費城華埠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隨着中國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與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宋飛鴻感到中美各族裔民衆造訪費城華埠時,除了上中餐館吃中餐外,同時還應欣賞、領會、體驗具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藝術魅力。經過多年認眞、細緻地籌備,宋飛鴻于2005年4月10日,在費城新華書店的基礎上,又創辦了一家中國工藝品銷售中心 - 上海之家。費城華埠的上海之家,是大費城以及周邊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國工藝品銷售中心,環境清凈雅致,格調古樸典雅,藝術氛圍濃厚。上海之家的銷售項目主要包括,一是中國傳統工藝精品,二是中國民間手工藝品,三是中國民族服裝樂器,四是日常生活文化用品 。費城新華書店及上海之家,吸引了許多中美各族裔民衆光顧造訪,流連忘返,尤其是在周末和節假日,門庭若市。
   宋飛鴻現爲大費城華人工商聯合總會常務副會長,費城京劇社董事。宋飛鴻熱心公益事業,多次慷慨解囊,捐款贊助公益事業和公益活動,努力回饋社會。在名聞遐邇的費城京劇社創辦的歷程中,宋飛鴻作爲費城京劇社董事,經常爲費城京劇社歷次演出活動捐款捐物,深受費城京劇社成員贊譽和好評。宋飛鴻不僅親自在費城珍惜靑春武術表演活動中表演太極拳,而且還爲該項武術表演捐款捐物,努力推廣中華武術活動。此外,宋飛鴻還積極捐款贊助賓州華人舞蹈協會的演出活動。當中國四川發生大地震時,宋飛鴻不僅在費城華人社區舉辦的募捐活動中,積極爲中國四川災區捐款賑災,而且在大費城華人工商聯合總會舉辦的募捐活動中,宋飛鴻再次爲中國四川災區捐款賑災。
   宋飛鴻的父親宋保羅1916年10月21日生,今年一百歲,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宋保羅出生於北京一個梨園家庭,其父信仰基督敎,就讓牧師給宋老起名爲保羅。6歲時宋老開始學戲,兩三個月就學會了《黃金台》、《魚藏劍》等不少戲。7歲正式登台,哄動北京,被稱爲“神童”。解放後,宋老多次爲毛主席、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現因眼力、體力所限,篆刻封刀了。

 

宋飛鴻:墨香京韻《頌西湖》
 

   西湖是有名的詩湖,歷代文人墨客留下很多讚美的詩句,最有名的,莫過于東坡先生那首《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中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成爲歷代傳誦,最爲有名的頌西湖佳句。正是有了這首詩,西湖才被稱爲“西子湖”。我非常喜歡東坡先生這首詩,就決定以她來傳達我對西湖的熱愛、歌頌之情。
   幾年前,我看到了杭州西湖的G20宣傳片。如詩如畫的西湖,一如我記憶中那般美麗動人。世上所有美妙的音符爲她歌頌爲之不過,一曲西湖頌歌有感而生。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一首非常柔美的詩。京劇唱腔較爲陽剛,即便用旦角兒的唱腔,仍比其他劇種更加陽剛。爲了將詩句的柔美與唱腔的陽剛調和到恰如其分,我特意在前奏部分加入了纏綿悱惻的越劇《梁祝》曲調,可以説,這是創新。正式演唱時,我又將《飲湖上初晴後雨》改爲《頌西湖》。如此改,一來是通俗易懂,可作爲西湖的名片傳遞出去;二來則是我覺得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是頌西湖最好的一首詩,完全當得起“頌西湖”這名字。
   我演唱的《頌西湖》,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有人問我還會用京劇來演繹更多的詩詞嗎?我的回答是“會”。不過在唱了柔美的《頌西湖》後,再唱,我可能會唱陽剛的西湖了。這是因爲西湖旣有柔美的一面,也有陽剛的一面。民族英雄岳飛、于謙和張煌言都長眠于西子湖畔,古人留下“靑山有幸埋忠骨”的詩句。民國時期的鑒湖女俠秋瑾也曾葬于西泠橋邊,現在兪樓邊上還有她的塑像,這都是西湖陽剛的一面。我想,如果用京劇來演繹這種陽剛,一定也會很美!
   我之所以要一唱再唱西湖,是因爲我對西湖有着極爲特殊的情感,這源自于兒時跟隨父親出入西泠印社的記憶。我出生於梨園世家,祖父祖母均爲梨園名伶、伯伯、姑姑們,也都是一代名家。我的父親宋寶羅,更是享譽海內外的京劇、書畫大師,他七歲登台,八歲與“冬皇”孟小冬同台,多次與梅蘭芳、程硯秋、金少山和周信芳等名家合作演出。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多次爲毛主席、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獻藝。父親最令人稱頌的,是他有一手邊唱邊畫的絶技,他時常在舞臺上,以戲中角色的身份,一邊演唱優美動聽的的唱腔,一邊揮毫撥墨洋洋灑灑畫出一幅精美的國畫兒。張大千、齊白石、于非闇和陳半丁等畫界大師,均曾對他給予指點與敎誨,此外,他還是一位製印高手呢!我兒時就跟隨父親出入西泠印社。在他的影響下,我很小就開始學中國書畫,我的小楷作品,曾在西泠印社展示了多年。
   大學畢業後,我在杭州十四中敎英語。我的創新敎學法曾經以公開課方式引來全國同行前來聆聽。杭十四中就坐落在西子湖畔,抬腿即可走入這張名爲西湖的精美“畫卷”。我喜歡站在辦公室窗前,眺望近在咫尺的西湖:春天桃紅柳緑、夏天接天蓮葉、秋天滿眼金黃、冬天湖山皆白。每天放學後,我就用自行車馱着年幼的女兒,從湖邊一路騎回家。我們一路觀賞着西湖的美景,講述着西湖的故事。後來我們旅居美國,女兒又將對杭州、對西湖的熱愛,延續到了下一代身上。她不僅敎孩子中文,也敎他們那些頌西湖的詩詞。在我們眼里,西湖就是杭州的靈魂。旅居美國這些年,我們從沒一刻忘記過杭州,而西湖,更是讓我們魂牽夢縈!

   在滿耳“abc”中,我特別懷念中國方塊字。爲了這份牽挂、這份惦念,我在費城開了第一家中文簡體字新華書店。爲了讓外國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我刻意將中國元素融入了書店的佈置中。書架上陳列的是簡體中文書,墻上挂的是中國傳統樂器,耳邊流淌的是中國民樂,當然也有我熱愛的京劇元素。在這間中國味道十足的書店里,寄託了我對杭州、對西湖的思念。我不但在我的書店里售賣很多跟杭州、西湖有關的東西,甚至一度想將我的書店起名爲“Hangzhou Bazaar”。我的書店有很多熟客,很多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   有時候他們進來也不是爲了買書,就是爲了感受這種讓他們覺得舒服的中國氛圍。就這樣,我的書店成爲了宣傳中國文化、宣傳杭州西湖的基地,我也踏上向世界宣傳中國文化,傳播中國國粹之路,成爲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多年來,我經常在海內外舉行個人演唱會,無論在美國一些城市的藝術節還是春晩、傳統的中國節日,都留下了我演唱京劇的身影,當然,每次我都會飽含深情演唱這段《頌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