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夏訓茂專集

   

 

我想

夏訓茂

漫長的六個月嚴冬退去,春天終于輕柔地回來到了伊利湖畔。春暖花開,品嚐着春天帶來的意境,便有了讓人陶醉的詩意。

我想
再痛飲美酒
只要兌入你的半杯
和漣漣笑語
我就心醉
我想
想那份美好而無價的許偌
萬一我痛苦孤獨
你會伴我憂愁和歡笑
直到生命的盡頭
我想
想同你並肩漫步
不爲那誘人的景色
只陶醉夜幕下
你楚楚動人的身影
我想
想與你一起走
不爲走向何處
只想牽着你溫柔的手
我想
想與你在遙遠的地方獨處
不在乎鳥語花香
你就是一道風景
讓我欣賞不夠
我想
想輕輕地吻你
不是柔唇
而是同我對話的
那雙月亮湖


感性中
我想
想爲非非之想
揚起萬丈風帆
理性中
我想
又想以是是之劍
斬斷寸寸柔腸
陽光下
我想
想盡情揮灑春雨
滋養你的花葉
月色下
我想
又想靜靜地
保持這份朦朧的情感


我不想
縱然我不想
初次相見時的心動
也難平靜
再見時四目相視的惆悵
我不想
不想匆匆別離後
漫漫時空留下的
不盡凄苦和傷感
卻又渴望
遙遙無期重逢時
無言的甜蜜和夢幻
每當我收住
遐想的思緒
再現的是一幅
強裝歡顔而又
無奈的離別圖
握別的手
還象初次相觸那般柔弱
清秀的臉
還象初次相視那般嬌羞
無奈的心
還象初次相見時那般跳動
回首的雙眸
還是清波盪漾的月亮湖
道一聲再見
道一聲珍重

二零零八年五月五日改
 

 

通訊録和朋友
夏訓茂

  又要過年了。像往常一樣,我總是在這個時候整理和更新通訊録,按通訊録給親友送去一份新年的祝福。過去,是寫賀年信,現在,主要是打電話賀新年。
   至今,我仍舊保存着很多通訊録。今夜,饒有興趣地翻看一份份通訊録。第一份通訊録,是高中畢業時留下的。每份通訊録同上一份比較,名字都有更新。除了至親外,一直保持在通訊録中有中學同學和老師,高中畢業回到農村務農時交結的五位從縣城下放的高中生。此外,在國內讀硏究生的導師和幾個在美國讀書期間結識的幾個朋友,也不斷地從舊的通訊録重現在新的通訊録里。最長的通訊録有近一百人,那是我在Clemson大學任中國同學會會長期間留下的。通訊録增減最多的是在國內讀硏究生和工作時期。近五年通訊録中的名字沒有什么大變化,且逐年有減少的趨勢。
    仔細看一份份通訊録,有些人的名字已無法喚起我的清晰印象,恰似藍天中飄過去的一絲白雲,只剩下了一點淡淡漠糊的記憶。有的人失去音信多年,可其音容笑貌卻在憶海中時常浮現,他們因某一次共同的活動,或一次終身受益的談話,或在自己困境中雪里送炭,儘管交往很短暫,而在自己的記憶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有的人在通訊録中連續出現了多年,確有很多交往,後來失去了聯繫,心里時有一種遺憾和惆悵。失去聯繫,最常見的是因搬家和換電話。其次,是因生活軌迹日漸不同,雖然相識多年,卻無法相知,共同語言少了,最後只剩下單調的問候,感到再保持聯繫是一種負擔,慢慢疏遠了。也有的人在通訊録中只出現一次,往往是在某種機緣下相逢,彼此感到意氣相投,話別時會殷殷相囑日後再聯繫,萍水相逢,無根無底,轉身熱情已蕩然無存。
   在所有的朋友中,也有交往多年的朋友是我斷然絶交的。每每想起,心中總有些隱痛。多年的相識,終因志趣不合,受到很多的傷害,已破碎的友情,不斷地費心去粘合,疲憊不堪,只得中斷了來往。
   古人説:“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從皇帝到普通老百姓,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不需要朋友的幫助而取得成功的。人有社會屬性,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有自己的朋友,同時又要做別人的朋友。《詩經》中有“嚶嚶鳴矣,求其友聲”。鳥嚶嚶地叫着在尋找感情相同的夥伴,人更是在仔細地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朋友大致可將分爲三類:首先是日常生活中的夥伴,諸如學友,文友,酒友,牌友,棋友,球友,同事等等。這類朋友多爲某種相同的志趣或秉性走道一起。例如“松,竹,梅”都有耐寒的特點,被人們叫做“歲寒三友”。像我這幾年跑馬拉松交結的一二位長跑夥伴,之所以爲伴,是因爲我們訓練時間,計劃和跑步速度相似。有了夥伴,每次周末的長跑,相互激勵和鼓動,加之説説笑笑,使二到三小時的長跑訓練變得輕鬆愉快多了。
   其次,是互惠互利的朋友。生活中,因對方的援手或自己熱情相助, 而使彼此的生活少一些困難和艱辛。這類朋友較多,有數年甚至更久的頻繁的交往,可是離別後不久,就慢慢淡忘了。
   其三,是志趣相似,相識又相知的朋友。平時交往並不一定多,相互理解,信任和懂得對方。他(她)是你在精神痛苦時,能夠傾訴並幫你走出低谷的人。用不着見面,彼此卻能從對方心靈獲取一份慰藉。認識這樣的朋友,眞正能使人在精神和情感上都受益,會給你帶來很多樂趣。隨着物質文明的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荒蕪,孤獨和寂寞蔓延,尤其是隨着年齡增長,這類朋友往往顯得更珍貴。試想,在你寂寞無助或情緒跌到低谷時,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電話號碼,你卻找不出一個電話號碼能讓你毫不猶豫地打出去,那將是多么的孤獨無助。

  人也會遇到虛僞和勢利的朋友。這類朋友猶如你的影子。當陽光燦爛時,他總在你前後;當烏雲壓頂時,消失得無影無踪,你無法找到他。
    有的朋友,相互交流,從不受時空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我有一從小長大的朋友,他大我幾歲。按輩分算我遠房侄子。我高中畢業回鄉,他手把手地敎我干農活。他只讀了三年書,晩上,我敎他認字讀書。後來,我上大學離開了家鄉,我們一直通信。每次讀他的信,儘管有一些錯別字,感到很親切和快樂。現在,他仍舊在我老家種地,生活。有時,我們幾個月不聯繫,一旦拿起電話,我們從未有過時空的隔閡,用濃濃的鄉音話家常,像面對面地交談。
    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與你擦肩而過,甚至從未在通訊録中出現過,卻因對方的一個特定的言行而影響你的一生,在你的心靈中佔據了一個特殊的位置。記得我在北京讀硏究生的第一年,因病住進了鐵道部總醫院達一個多月。那是我第一次住院,又遠離家鄉,儘管同學們常來看望,心里卻非常難受和孤獨。每天在護士查房之後,我就坐在病房過道里看書。過道一側是面對院外的大玻璃窗,光線好,而且能看到外面。有陽光斜照在身上時,感受到一種自然的溫馨。
    早晨,我時常看到一個女中學生,穿着長長的白色病人服在過道里散步。當她走過我面前,總給我一個微笑。元旦的早上,她走過來向我道別,吿訴我,她今天要出院了,並送我一張賀年卡。做爲回贈,我隨手將正在讀的一本雪萊抒情詩選送給她。
    回到病房,打開賀年卡信封,里面是一張印製精美的歐美聖誕賀卡。在八十年代初,這樣的聖誕卡是很少見的。正面是一幅鼓帆破浪的帆船,配有聖誕的祝福“Hoping that your Christmas will be rich in every kind of Happiness"。背面是她手寫的一首詩:
我願贈你( 們)微笑
不管你是否需要
假如你獲得成功
我的微笑是祝賀,是欽佩
假如你遭遇坎坷
我的微笑是撫慰,是鼓舞
我願贈你微笑
它是整個人類的需要。
    二十多年過去了了,這張賀年卡像書籤一樣,一直夾在我日記本中,跟隨着我。有時寫日記時,心緒不好,重讀這首詩,那份祝福總給我一份鼓勵和寧靜。這首詩,不管是她創作的還是抄送的,一直影響着我。我也借此機會與他人分享她那份善良和眞誠的祝福。像她一樣,也許你一個發自內心的善言或不經意的舉動會影響另一個人的一生。
   世上緣法多爲一時之緣。有緣成爲朋友,便是有福了。珍惜緣分,感謝生活中所得所遇的朋友。與一個朋友的相識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充實着平淡的人生之旅。人生中的朋友,大都是一段路途中的夥伴,希望多給朋友一些快樂和扶持,到了岔路口,猶如落葉紛紛,終要分手。但願能揮揮手,瀟灑道別,帶走一片美好的回憶。
    看着面前的一份份通信録,破碎和飄落的友情往往多于保存下來友情。最珍貴的友情,因爲對它的期望最高,也最容易被打碎。朋友使我們不致那么孤獨,朋友又最終讓人深感孤獨。
    細細想來,這一生跟定自己的惟有自己,應該珍惜和愛護這位終身相守的朋友。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草。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夜修改。

 


喝茶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飲料。來美國多年,我愈來愈喜歡喝茶,很少喝可樂等罐裝飲料,總覺得這些飲料不解渴。而對咖啡,又覺得味道太濃,自己的胃似乎不太適應。漸漸地,我開始關注有關茶的文化和知識,慢慢把自己當成一個愛好喝茶的人。
    常言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文人墨客也有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可見茶在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將飲茶上昇到品的高度,也是藝術審美的境界,人對品茶的要求有幾方面,如茶葉的色、香、味;沏茶用水的品質;茶具的選擇以及品茗的環境等。其中對品茗的環境,人們認爲,只有在優美,潔雅,幽靜的環境當中,才能眞正地體味茶性,從而進入心曠神怡的品茶境界中。
     我每天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是將自己帶的水煮開,冲泡一杯緑茶。晩上回到家,同樣也泡一杯濃茶,一直喝到睡覺前。除瞭解渴,有時冲好茶,過片刻用茶杯上的蒸汽燻一下兒眼睛,旣鬆弛視神經解乏,又增加眼睛的濕度。
    有時,靜靜地端着一杯剛泡的茶,看着那一片片嫩芽在杯中翻騰,水漸漸泛緑,慢慢地沉入杯底。這時喝上一口香潤的茶,有一種沁人肺腑的爽快和甘甜,讓心情得以放鬆,忘掉煩惱和憂愁,尤其是在周末,獨自在寧靜的早上或深夜,擁有一杯緑茶,那種感覺就是一種獨到的享受。我平時長跑時,常帶茶水,除非十英里以上,才帶運動飲料。
     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可見茶的功效。喝茶與喝酒比,喝茶有利無弊。茶是來自靑山翠谷的天然植物,含有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成分。它包括茶多酚、茶素、氨基酸、芳香物和各種微量元素。其中,茶多酚味苦澀,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分。它具有殺菌,抗氧(防衰老)作用。茶素即咖啡因,味苦,具有強心、提神、利尿、助消化、促進血液循環等功能。
     我對茶的認識起始于十二歲干農活後。夏季,南方農村 “雙搶” (搶收搶種)持續四十多天。室外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八九度。生産隊在雙搶前,會買十幾斤粗茶。每天晩上,生産隊倉庫管理員在穀場旁的大鍋里燒好開水,放上幾大把粗茶,每個生産組都會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將茶水裝到兩個大陶壺里,挑到家里,預備第二天帶到田里供全組的人喝。管好全組七八個人的一天茶水是我的職責之一。有年,粗茶用完了,則用烘干的柳樹嫩葉代替茶葉,其味清涼,也很可口。
在農村,家里通常沒有茶葉。一般要等到過年,才會到店里買半斤八兩的茶葉,用來待客。便宜的緑茶,一斤一塊多錢。那時,離我家不到二十里,上海勞改局有一軍天湖勞改農場,種了大片的茶林。每年春秋採茶季節,都會臨時招人幫採茶葉。我曾隨姐姐去採過茶。每天收工時,農場允許每人帶一把新鮮茶葉回家。媽媽會把新鮮茶葉放在煮飯的鐵鍋里,用溫火烤干,用來泡茶,那股清香一直讓我難忘。
後來,我到北京讀硏究生。因南方人剛到北方,不習慣那種乾燥氣候。尤其是冬季,總覺得嗓子干得冒煙。從那時起,我每天喝很多茶水。寒暑假回家,都會買點茶葉或朋友送一點。那時沒有乾燥劑,如何保持帶回的茶葉不受潮,我一中學老師敎我一方法,用信封裝干石灰封好同菜葉放在一起,再用塑料布包好,其效果非常好。
    多年來,我主要喝緑茶,尤以龍井茶爲主。緑茶中的龍井茶色澤翠緑,平扁光滑,所含的氨基酸、茶素、葉緑素、維生素及其它的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比其他茶葉多,營養豐富,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茶葉,最重要的是要新鮮,一般不要超過一年。近幾年,我都委託認識的朋友從國內捎帶茶葉,相應比較新鮮。要泡一杯好茶,有好茶葉,還需用好水來泡。茶與水的關係是相生相榮。故人道:茶性發于水,八分與十分水,茶也十分;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
    近代科學認爲泡茶用的水分爲硬水和軟水兩種。硬水含有鈣,鎂離子及其它雜質。在經過高溫煮沸之後,能分解沉澱,在容器內壁上形成水垢;而雜質則會浮在水面。用硬水泡茶,茶水顔色會變暗,使茶失其清香本味,輕則無甘爽之味,重則又苦又澀。所以,硬水不宜用來泡茶。
    而軟水則含鈣,鎂離子低, 是理想的泡茶用水。通常,我在家泡茶,用附近買得經活性炭過濾過得水。其性很軟,而且很便宜,一美元買4加侖。我如出差,到旅館後,即去超市買蒸餾水(distill water)泡茶。軟水泡茶,茶湯清潵明亮,香氣高爽,滋味甘甜。
    在大自然中的軟水只有雨水,露水和雪水。古人對水沒有科學的劃分,只認爲水以清輕甘潔爲美。妙玉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爲寶,黛,釵三人烹“體己茶”用的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水,而爲賈母冲泡老君眉,則用得是舊年的雨水。那時沒有空氣污染,雪水,雨水應該是很軟的水。
    有了好茶,好水,冲茶也要得法。緑茶芽葉細嫩,如果用100度高溫的沸水冲泡,很容易把菜葉燙熟,以至茶葉中的維生素C 被破壞,茶湯變黃,茶味變苦。水煮開了,我先冲少許開水到茶杯中,以剛好淹沒茶葉爲宜,等幾分鐘後,將茶水倒掉,此時,菜葉已舒展開了,稱之“醒茶”。而壺中水溫已降到85度左右,再用降溫後的水泡已甦醒的茶。這樣泡出來的茶,湯色翠緑明亮,味爽香濃,茶葉中的維生素也能完好保留。第一泡茶還剩下1/4左右時,再冲泡第二杯茶。此時,茶的有效成分已完全溶于水中,充分體味,才能品出緑茶的至甘至醇。
    去朋友家小聚,他們知道我喝茶,有時會拿出從國內帶來的好茶葉(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人民幣一斤)招待我。可是,他們用硬水即自來水泡茶。自來水中除了含量高的鈣,鎂離子,其用于漂白殺菌的氯對茶的色、香、味都有很大影響。再好得茶葉,用自來水泡茶,其茶味失之大半。正如一花季少女,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實在可惜了。
  也有人將男人比如來自深山的一包茶,而女人如水。他等待着一個清純如水,溫柔如水,深情如水的女子。她將使他的一生盡情地舒展,激發出他所有的內涵,燦爛他的人生。男人與女人的關係,同茶與水的關係非常相似,相生相榮。
   茶性本苦,第一次喝茶的人,都忘不了那種又苦又澀的味道。正是這苦澀才有生津止渴,清神明目的功效。茶性也甘,會品茶的人,他們追求的,是茶味中苦後回甘,唇齒生香的韻味。人生如茶,人生也苦也甘,這種苦旣有生理上的病痛,也有精神上的磨難。而人生的苦難磨礪了人,苦盡甘來,正是這種苦甘交替,讓人領略到人生的樂趣。
   喝茶,不僅觀茶色,聞茶香,更要品茶湯。當你擁有一杯茶,它是生活的情致,那沉浮翻滾的茶葉,那一絲苦,那一絲澀,那一絲甜,人生的悲喜似乎都濃縮在一杯茶中了。願你“喝好每一杯茶”。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日深夜


洞穴囚徒

  兩天前,來到公司位于俄克拉荷馬州的工厰短期工作。下班後,沒有家務,也不用輔導孩子作業,難得有閑情,隨身帶了幾本閑書,翻一翻,權當一天勞碌後的鬆弛和睡前催眠。
     今天,重讀柏拉圖説的“洞穴囚徒之喩“,感受已不同于靑年時代了。在這個比喩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對話,作瞭如下設想:有一個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陽光從通道里照進來。囚徒從小就住在洞穴中,頭頸和腿腳都被綁着, 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後壁。在他們背後的上方,遠遠燃燒着一個火炬。又有些別的人,他們手中拿着各色各樣的假人或假獸,讓他們做出動作。於是,這些囚徒只能看見投射在他們面前的墻壁上的影像。他們將會把這些影像當作眞實的東西。此時,假如有一個囚徒被解除了桎梏,可以轉頭環視,他現在就可以看見事物本身了。當他轉身吿訴其他人他所看到的眞相,他們不僅不相信,反而認爲他精神有病了。
    柏拉圖作這個著名的比喩,其目的是要揭示受過敎育的人與沒受過敎育的人的本質區別。走出洞穴的人,喩指哲學家和受過敎育的人,而囚徒喩指常人。囚徒的被縛是人爲的抑或自然的?根據柏拉圖的思想,這種被縛其實是自然的,常人所受的束縛是生活必然性的束縛。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分工不斷細化,整個社會成了一架無形的機器。 每個人都成了它的一顆小螺絲釘,而漸漸失去了獨特的自我。在生活中,我們所作所爲,不管我們的本意和出發點怎樣,最終的客觀效果往往都由他人來評估 。漸漸地,我們看不清自己了
,而習慣于用別人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行爲。久而久之,我們的行爲均爲他人所左右,失去了對自己公正的判斷和獨立的自我。就像柏拉圖描述的“洞穴囚徒”,將那些虛幻的影像當成了眞實。
   前不久,一個朋友心情低落了很長時間。同他聊天,才知他對去年年終考核耿耿于懷, 覺得加薪應該多二個百分點。 他認爲自己對工作持之以恆,並無大的波動,只因換了不同的經理。其實, 在美國公司工作,我們一年辛苦下來,加薪如何,往往取決于主管經理的廖廖數語評價。殊不知,經理的評估也是他的主觀意向和你客觀成績的混合結果。有時其主觀意向佔主導位子,而與你的實際成績並無直接無關。因此,我勸慰他不必太在意,朝前看吧。多二個百分點,扣完稅,一天也就多二大盒炸薯條。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快活地生活着,犯不着每天爲二盒炸薯條而心情憂鬱。
    中國有一俗語“知子莫如父”。現在,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評價,很大程度上由學校的成績報吿,各類活動比賽的結果,以及同周圍孩子相比來定格。而對自己孩子的眞實地評價,往往變得模糊了。
    作爲社會屬性的人,我們都渴望得到周圍人接受、肯定和愛。爲了適應, 不得不壓下去一些個性。被壓下去的個性越多,人就越感到迷惑和失落,也就破壞了個性的完整性。爲了讓別人滿意而改變太多的個性 ,人內心的感覺是:我很假,而這個“假”掩蓋下的“眞”我,是一個不好的和不被接受的我。如果有這種感覺,即使人能向全世界證明自己有能力、有德行,人也不能從內心接受和認可自己。不接受自己,人就沒有解決人生在世的一大課題:我是誰? 做爲一個人,我有價値,我就是我。沒有這樣的自我價値信念,人是從自己生命的存在上否定了自己。人對自己的這種否定會使人經常地感到內心空虛、壓抑,並在困境中懷疑自己活下去的意義。也許,這是爲什么很多人有種種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
   一個人是否有價値,關鍵在於人自己怎么看自己,是否認爲自己有價値,而不在于別人怎么看和認爲自己。一個自認爲有價値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用,但也要知道自己的價値並不全在于自己的能力和用處上。因爲,有能力的人也會有不順利,有時也會感到自己的能力似乎不夠實現自己的願望。有很多非常成功的人都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奮鬥才取得成果。在奮鬥期間,在困難中,有能力的人也可能懷疑自己的能力,但他們不會失去信心,他們會想辦法增長自己的能力。信心的基礎是人的自我價値感:作爲一個人,我配、我値。這個配和値並不因爲我的能力,只因爲我有生命、我是我。我想,兒童的可愛就在于他們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的言行清楚地表明”我就是我”。
   如果,人能接受自己不美的地方,人就不再故意去遮擋這個不美,這樣,人才能更自如地去展現自己的美,輕鬆自如;如果,人能接受自己在某方面不擅長,人就不會不懂裝懂,或埋怨別人,這樣,人就有機會學習和改善自己的狀况。但願我們不是“洞穴囚徒”,看到眞實的我,並完全接受他。這是人對自己個性、情感、願望、能力及一切的解放。解放帶給人的一定是不斷地伸展和成長,一種輕鬆愉快的生活。
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五日寫于Lawton


愛、情、欲

    幾年前,我爲一個中年朋友的凄苦愛情故事而感動。中年的他卻擁有一顆少年純眞的心,在秋天里,點燃了火焰般的激情去追求不屬於他的浪漫情懷。秋風漸起,他的夢像秋葉一樣被無情地吹落。他的愛似一顆遺落在荒野的種子,呼嘯的北風澆滅了那份激情,寒冷的冬天扼殺了這顆幻想在深秋萌芽的種子。面對他在人生畫面上留下的一片遺憾的濃墨,我曾感嘅地寫下幾句小詩。

你的愛是
   夢幻的重叠
     時空的無序
      理性的隱去
         感性的重現

一顆春天里
     遺忘的種子
          隨秋風
           飄落在寒意
              已濃的曠野

對春風的期盼
    似燙金無限期存摺
            儲存豐厚未來
           付出無限苦澀和等待

我眞誠地祝願這顆種子能熬過嚴冬,等到萬物萌動的春天。如不能發芽,也能在心靈深處留下:

一份潔白的戀情
一段溫馨的回憶
一份無悔的付出
一縷永恆的陽光

     兩周前,來到公司位于田納西州的工厰短期工作。我在此工作過,有幾個很熟悉的工程技術人員。見面,按此地的習慣,都先問家庭怎樣了(How is the family?)。未想到其中J君的第二次和M君的第三次婚姻均走到了盡頭。他們同我年齡相仿,M君簽完離婚文件不久,J君離婚在進行中。言談中他們有一種無奈,同時也有一種解脫的輕鬆。好在他們的孩子都長大成人,婚姻的破裂對孩子的影響不大。
     近來,愛情這一古今中外,千古不衰的話題常常在我腦海里浮動。每個人對愛情都有獨特的定義和理解。人到中年,看的多了,也有一點管見和謬論。我想夫妻,戀人或任何超越一般關係的男女之間,有三種不同層次的關係交織在一起:愛,情和欲。
     愛屬於最高的層次。眞正的愛是無私的,願爲對方的幸福而甘心付出一切。它有時並非能有婚姻的結局,卻終生不渝,默默地愛對方而無悔無恨。這需要崇高的品德,修養與極強的個性。有這種境界的人,其愛的範圍往往會延伸到周圍親友。他(她)的愛,不像太陽與月亮那樣有陰晴圓缺,而像星星一樣永恆不變。
     其次是情,"情有獨鍾"。這個“獨“字生動地描述了情的含義。有情深似海的一面,也有自私,排它,偏激和霸道的一面。有情者,有的會終生不移,有的也會游離,移情別處。在情的層次中,雙方對"得"與"失"看得很重,其中包括社會地位,經濟能力,美貌,健康,才能乃至相互親友等等有形與無形的因素。爲情而奉獻,體現的無畏和無私,甚至喪失理性的行爲,是爲了最終的目的,即得到和佔有。付出情如購買股票,是期望得到高額的短期或長期回報。一旦回報率大大低於期望値,如同購買了垃圾股票,要么自認命不好,要么恨從心中生。情也慢慢淡去,化爲泡影。昨日的如膠似漆的情侶,今日形如路人,甚至反目成仇。
      另一層次是欲。它有時也摻有愛和情的因素。但主宰它的是人的本能。很多短暫的婚外戀,一夜風情,或逢場作戲,往往是欲的行爲與目的表現,即人們常稱之爲“甲板上的愛情”。欲只能有短暫的快樂,如同海灘上留下的一雙濕裸的腳印,很快被海浪掩沒,難以持久。若沒有一定的情或愛的因素,不久會悔恨交加。
      人的品格和修養差異,所處的社會環境,對異性追求也不同。因而,在整個異性關係中,每個人對愛,情和欲的要求和持的比重不一樣。很多人常常將愛,情和欲三者混爲一談了,尤其是將愛和情等同。愛和情有本質的不同。現實中,愛,情,欲 三者往往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多姿多彩,千差萬別的男女關係。只有當婚姻這一外在的形式和愛,情,欲和諧地統一,才能有完美的幸福與永恆的快樂。這種和諧又折射在三種不同的生活層面里:精神生活,日常生活和性生活。完美無瑕的愛,情,欲和諧統一于婚姻的不多,又多被文人們掠奪到文字里去了,留給蕓蕓衆生的是寥若晨星。
     明天就要離開工厰了,下午M君來同我話別。他笑眯眯地打開他的錢包,從中抽出一張女子照片。她坐在船上,一頭金黃色長髮飄逸在晩霞里,很美。他吿訴我,這是他大學四年的戀人,剛剛在中學畢業二十五周年聚會上重逢,她已離異多年了。看到他那幸福的笑臉,我眞誠地祝福他們重續靑梅竹馬的緣,寫下浪漫而完美的一頁。
    二零零六年八月三十一日深夜草于田納西

 

階級劃分

 

     這個周六,當地報紙報道,我所在公司同工會爲期三年的合同到期了。談判仍在艱難地進行,雙方的距離很大。公司方面強調由於國際化的競爭和原材料上漲等原因,以及公司財政狀况不好,要求勞工方考慮裁減工資和福利待遇。而勞工方不讓步,指責公司是因管理不當而造成財政狀况不好,勞工方不應爲此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前不久寫過一短文“無爲而治“。我談到在傳統工業公司內部,是高度集權和獨裁。在公司管理體制的金字塔中,越趨向塔尖,這種集權和獨裁色彩越濃厚。仔細觀察一下公司金字塔,可以用階級觀點來劃分一下。查閲字典,階級的定義是同一階級的人在一定的社會生産體系中有相似的經濟和社會地位。應用“階級”的定義,大慨可將處在公司金字塔的所有員工,劃爲三個階級。
     公司金字塔塔尖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比例爲百分之一到二。在理論上,上市公司的老闆是股票持有者,他們通過董事會來控制公司運行。然而,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大量公司醜聞的爆光,顯示出董事會已逐漸淪爲一種擺設和橡皮圖章。實際上,高級管理人員決定着公司的經營方向,內部資源和利益的分配。一句話,他們是公司的眞正老闆和主人,主宰着公司一切。他們擁有絶對的權力。
     七月十二日華盛頓郵報有一篇有關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收入的專題討論。文中的統計數據表明,公司總裁(中位數)的收入在1995到2005十年間增加了151%,達到六百八十萬,而一般工人的收入在同期內只增加了32%,三萬八千。絶對收入的比値(總裁對普通工人)從一九六五年的二十四倍增加到今天的一百八十倍。這個比値以及高級管理人員收入遠遠超過了西歐和日本的公司。此外,美國高級管理人員還享受種種特權。往往公司破産了,他們的收入仍處在旱澇保收,甚至照拿紅利,不受限制。最近的例子是業已宣佈破産的美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公司Delpha。公司在破産前夕,通過議案將高級管理人員的各項經濟待遇保護起來,而不受破産的影響。因此,在破産後,高級管理人員照拿紅利,引起員工和股票持有者的強烈不滿。
    金字塔塔底是傳統定義的藍領工人。在傳統工業公司中,藍領工人站在生産第一線,佔員工的比例爲百分之八十以上。藍領工人通常有高中,技工或大專的敎育。他們同公司的雇傭關係是通過定期簽署的合同來確定。他們的計時或計件工資,相關的福利待遇和工作保障也是由合同來決定。由於歷史的原因,代表工人的工會曾經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與權力。他們的工作環境比較差,勞動強度大。但是,他們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都相當好。近十幾年來,由於産品生産不斷地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工厰關閉,藍領工人的人數在逐年減少。工會影響力日趨式微,同資方的談判的資本不足。相應的,藍領工人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也在每况愈下。
    處在金字塔中間的,是中低層管理和各類技術專業人員,通稱爲白領階層。他們擔負着公司産品硏究,設計,試驗,銷售,財會以及相關的法律和金融市場等職能。通常,他們都受過良好的高等敎育,具有專業知識。他們應該是公司的中堅力量。通常,白領階層有較高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保障。自九十年代以來,公司越來越注重短期利益。一旦公司效益不好,隨時裁減白領階層,凍結工資和降低福利待遇。同藍領工人相比,白領階層沒有合同,只能逆來順受。當然,白領階層憑一技之長,可以再擇良木而息。 對一個公司而言,在經濟學上,有兩個基本話題。一是如何追求利潤,二是怎樣將利潤分配給大家。而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今天,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不是讓所有人均衡地享受這些利潤,而是將利潤極不平等瓜分了。因此,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制定種種宏偉的藍圖(Mission),若公司內部的三個不同階級(高級管理人員,白領階層和藍領工人)沒有太多的共同利益,不能同心同德,再好的藍圖也難以實現。

二零零六年七月二十日夜夏訓茂

 
 

無爲而治

     幾周前,在公司內部參加一個名爲“簡化機構”(“Lean Simulation”)的管理體制培訓。有趣的是據培訓組織者稱,這個“簡化機構”是由美國人對日本丰田公司的管理體制進行多年硏究總結出來的,丰田公司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有這一管理模式。看來,日本人是在憑感覺“摸石頭過河“。
     爲什么在很多美國公司內會盛行拿來主義,頻繁地改變管理體制和組織形式?
      美國社會是一個自由民主和分權的社會,強調自由和平等,言論自由。但是,在公司內部,尤其是傳統工業公司,卻高度集權和獨裁,上下級之間是絶對服從關係。美國有一描述這種上下級之間關係的口頭禪 “My way or highway“,多少有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每次管理階層變動時,類似于封建社會的“一朝天子,一朝臣”。除了人事變動外,相應的管理體制和組織形式都要改變一番,以顯示其與前任的不同。而這種改變都自上而下,不容置疑。倘若下屬提出異義,反而被認爲拒絶改變,不“與時俱進”了。
      很多管理經理們都聰明才智過人,卻將自己不適當地拔高到英雄或救世主的位置,視屬下或前任爲弱智,閉塞言路,急功近利。似乎一切都要變,而且變得越快越好。自己不願下氣力去完善已有的東西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况去創新,而是奉行拿來主義,下屬往往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殊不知這樣頻繁地管理體制和組織形式變動給公司帶來得長期負面效應。
      首先,每一種管理體制和組織形式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它都在應用中不斷地得到完善和發展。這不僅需要資金和時間的投入,而且要雇員的認同和熱情參與,更重要的是管理人員的耐心和毅力。然而,管理階層認爲讓下屬培訓一番,將新的管理體制或組織形式一引進,即可坐收漁利了。 實現他(她)的目標 (‘Stategy Plan & Mission”) 是垂手而得。
      其次,每個公司或部門都有它特殊性,尤其是人文和産品的特殊性。因此,管理經理的拿來主義,不經過深思熟慮,拿來的東西往往會因爲“水土不服”,而事倍功半。即使引進的管理體制或組織形式大致合適,也需要一段時間來完成嫁接過程。然後才能開花結果。遺憾的是,由於管理階層變動頻繁,往往一種管理體制還未來得及開花結果,就被打入冷宮了,取而代之又一新的體制。常常看到剛被制定不久的三年或五載計劃, 還沒來得及實施完就被廢棄了。作爲一個基層雇員,還未熟悉新的體制,又有另一個更新的體制來臨。在浪費人力和財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雇員失去了對管理階層的信心和信任。
      走筆至此,心生感嘅。老子説:“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意是烹小鮮而不斷翻動,翻得越勤碎得越歷害;治大國而朝令夕改,老百姓就不堪其苦。因而,老子提倡“無爲而治”。日本汽車公司長年累月地逐漸改進其管理體制,竟要外人來總結其方法,爲其命名,眞有點“無爲而治”的意境了。
      對於日本汽車工業逐步趕超美國的事實,人們都看得很清楚。二十多年來,很多不同的日本管理模式被總結出來,在美國公司大力推廣。然而,美國汽車工業仍在不斷走下坡路。三大家汽車公司逐漸失去市場佔有率,同日本汽車在質量上總有一段距離。與之相關的美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其經營狀况同三大家汽車公司也在伯仲之間。看看汽車市場的品牌,日本汽車的一種品牌,像“Camry”, 或“Accord”進入市場多年,不斷改進質量,穩步佔領市場。反觀美國汽車品牌,很多是走馬燈似的換名。這多少也折射了美國公司管理人員的理念。
      太多的東施效顰,不如來點“無爲而治”。
                                    二零零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夜

 

生活拾趣

倘佯在生活的岸邊,偶遇浪花,更多是平淡無奇。用心拾起一些不規則的小貝殻,洗去泥沙,沉思多于玩賞,偶然若有所悟,過後又陷入迷茫……

1. 擁有和珍惜
擁有時
   不知珍惜
        珍惜時
           不再 擁有

2. 過錯和錯過
過錯
   劃在皮膚上
      暫時傷痕
          錯過
           刻在心靈上
             永久遺憾

3. 相識和相知
相識
   多年
     如同過客
         相知
           一次
             宛如故友

4. 強者和弱者
強者
   用微笑
     遮去精神楚痛
        贏得無價崇敬
              弱者
                 用淚水
                   展示軀體創傷
                     獲得廉價同情

5. 童趣和成熟
童趣
   年華
     映出張張
        成熟面孔
           成熟
            歲月
             尋覓片片
              失落童趣

6. 寂寞和愛情
寂寞
  是心
     掩飾它
         是臉
           愛情
              是靈
                歪曲它
                  是欲

7. 知識和眼睛
知識
  讀懂
    書本
     眼睛
      理解
       心靈

二零零六年七月七日夜夏訓茂
 
 

 
    早春三月,北部俄亥俄州仍舊很冷。夜幕低垂,天空中飄着雨中的雪。我開車緩緩地行駛在回家的社區小路上。頭有點發脹,慢慢地梳理一下兒同V君吃飯交談的情形。V君是我十多年前讀MBA的同學。當時,一班二十幾個同學都是由各公司送來讀MBA的,大家年齡參差不齊,但都有較多的社會閲歷。畢業後, 我們幾個同學都在一個城市, 相處久了,慢慢成了朋友。我們每年聚一,二次餐,打幾次電話叙舊或交換各自的信息,算是典型的美國式朋友。她和丈夫都在投資公司工作,五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了。在我們印象中他們是一對恩愛夫妻。
    半年前的一天傍晩,她開車回家,發現丈夫竟不辭而別了。後來,她只知道他有了新的住處,但不知在哪兒。可以想象她見到的人去樓空後的震驚、茫然和失望。受到這般打擊,她住進了醫院,幾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半年來,她慢慢地恢復了正常的生活。我佩服她的不屈精神,也祝福她好好地生活下去。
    窗外雨雪霏霏,路燈有點昏暗。兩側一棟棟小樓門窗里透出了燈光。看着慢慢移向車後的門窗,它們聯通了外界。同時,也將每一個家同外界隔開,給家一個獨立的空間。 每棟房屋里面都意味着家。房屋是物質的,它用于躱風,避雨,過冬,休息。家是精神的,是一個倫理的範疇,遠不是那幾間房子。房屋可以棄舊圖新,家卻不然,很少有散了的家能重建起來並且比舊的更好。家是每個人生活最習慣的地方,也是感情投入最多的地方。悠悠歲月,生活多舛。人生像一只漂泊的舢板,家是生活的驚濤駭浪中惟一的避風港,也是眞正的安身立命之處。家是情,是愛,又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出門在外,那怕是一天,對家人的牽挂,由此而引伸的“想家”是人自然而然流露的一種情感,一份難得的情愫。一個人若在外不想家,那么現有的家對他(她)也就失去了家的意義。
    前後的車都陸續地拐向一棟棟小樓,開車的人到家了。在外奔波和勞碌了一天,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回家的人們都懷着不同的心情,興奮快樂或失望沮喪。當他(她)打開家門,期待的是什么?而等待他(她)的又將是什么呢?但願那種期待和等待是相似的。有的人似倦鳥歸林,熱切地盼望回家,等待的是天倫之樂,所有在外的疲倦和不快都能在家的寧靜,溫馨的氣氛中煙消雲散,爲第二天的勞作養精蓄鋭。這世上有很多東西是人們終其一生孜孜以求的,比如金錢和權力,人們都説它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但面對金錢權力炫目的誘惑,世上又有多少人能眞正做到不爲所動?許多人在金錢的石榴裙下,醜態百出;爲了能爬上權力之樹,多少人機關算盡。而這世上也有很多東西是歲月帶不走的,其中有那藴育眞情與厚意的家。
    有的人到了家門前,會被一種惆悵,焦慮和失望籠罩。需要做一個深呼吸,然後嘆口氣,無可奈何地走進家門。等待的是另一個戰場。冷熱戰中的夫妻關係,頭痛的子女敎育,不盡的家庭瑣事。進家後,精神不是放鬆而是更緊張,體力上更忙碌。家成了傷心和無奈的源頭。在美國住久了,周圍的同事與朋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結婚。社會的發展導致了傳統“家”的變遷,並非每個人都願意或適合有一個家。有人選擇獨身生活是爲了保持自由,避免約束于家的義務和責任,以及傷心和無奈。這種選擇也無可非議。
    喧囂的社會,浮躁的人群,竟爭的壓力,不測的前景。最難覓得是什么?我以爲是一份寧靜,一種眞正讓身心得以舒展的寧靜。這種寧靜難享和也難覓。它更多的是心態,是一種自在,一種眞實,一種超然。而能眞正釀造這種心態的最佳地方是“家”,是家的溫馨。
    看着那兩旁一幢幢漂亮的小樓,想象出屋內亮着柔柔的燈光,燈光下一定融着團團溫馨。眞誠地祝福每個人在一天辛勞後,都能有一個他(她)想回去和讓身心都能寧靜的“家”。
 
 

買車面對多種選擇

 
    在車行簽完購買Toyota RAV4的合同, 看着妻子滿意的笑容,心里終于長長地舒了口氣。儘管,我們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拿到新車,但近兩個月的買車歷程,基本上划了一個句號。
    以前, 家里不管買新車還是舊車 ,基本上是我的事。我的職業跟汽車有關,自以爲懂。根據手中的錢,選好車型,陪妻子與孩子們試開一下,由他們選好顔色與配置。然後,我去一二家車行比較與談判一下價格,車也就買下了。
這次買車,妻子要選一輛自己滿意的小型SUV。十三歲的兒子是個汽車迷,給他媽媽當參謀。他對於各種車型、性能,每年設計改進,以及消費者評估報吿瞭如指掌。他們對感興趣的車,很方便地從網上查到各種資料。一有空兒,就到車行看車。 在不到兩個月內, 看遍了市場上不同的小型SUV,並上路試開。他們一直興緻勃勃,到最後,我有點疲倦了。偶爾發表一點主觀性的意見,兒子即提醒我,“別忘了,這是媽媽在選車”。他們篩選後, 選了兩款車型,反複比較性能, 尺寸和配置,最後選定了Toyota RAV4。由於可供選擇的車型多,每款車都有它的特點,要權衡的因素很多。這樣,做決定的過程就複雜了,甚至有點兒痛苦。
    隨着社會進步,爲滿足人們的不同要求,物質不斷地豐富起來。現在去商場買東西,商品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幾乎任何一種商品,都有很多種品種供選擇(價格、性能、尺寸、大小)。對於那些喜歡逛商場,購物的人來説,去一次商店買那么多東西,做出那么很多決策。在我看來,一定很累, 我一直很難分享他們的快樂。
    其實,我們時刻生活在選擇和決策的漩渦中。大的方面,比如談戀愛擇偶,讀書選專業和課程,接着找工作和買房子,孩子入托和上學,等等。日常生活中,小到買一盒牙膏,就有十數種供選擇。物質極大的豐富,從商業竟爭的角度,給人們提供了自由與物美價廉。可是,在某種程度上,讓生活變得很複雜,也加重了人們的精神負擔。
    我小的時候,家鄉方圓幾里地只有一個小代銷店。那是物質非常匱乏的年代,店里賣日常生活用品,每一樣物品,很少有選擇。記得,牙膏只有 ”大中華”和”白雪” 兩種。因爲太貴, 很少有人買”大中華”。印象中選擇最多的是香煙,有金鷄(九分一包),豐收(一角三分),江淮 (二角一分)和東海(二角八分),大慨是吸煙的人多的原因吧。那時去買東西, 通常是看兜里有多少錢,幾乎不用做選擇,簡單而省事。
    我們讀書所需的學習用品也都在代銷店買,種類非常少。鉛筆只有兩種,三分錢一支和端頭帶橡皮六分錢一支。練習本也是兩種,一種帶方格用來寫字,另一種帶橫格用來做算術。那時,農村很窮,大多數人需要日常用品,都從家里拿鷄蛋到代銷店去賣,每斤是六角五分。學生拿一個鷄蛋折價六分錢,可買兩支或一支帶橡皮的鉛筆,或一本練習本。嚴格地講,沒有貨幣介入,不能稱之爲買賣,而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換而已。
    後來,人們發現代銷店以六分錢收一個鷄蛋是賺了錢。代銷店爲平民怨,對於大鷄蛋,定價七分錢。這對學生來講是一件喜事。從此後, 一方面儘量從家里拿大鷄蛋,另一方面是同售貨員糾纏,儘量爭到七分錢。多的一分錢可以買一顆白色或兩顆棕色的糖果。
    現在,很少有人能夠理解那種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都樂于在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選擇,生活才呈現出豐富多彩。然而面對選擇,可能有三種困境。一是可供的選擇太多,所要考慮的因素又難以全部數量化,簡單地進行加減,得出最佳選擇。因此,面對選擇,需要決斷能力。其二,做出決策後,要有承擔風險和不後悔的精神。其三,也許是最大的困境,就是面對選擇,無力或無法再做出選擇。那么,需要毅力離開這些選擇。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沒有其它的妙方,就是化難爲易,化繁瑣爲簡單。有時,生活中少一點選擇,也許會讓我們活得輕鬆,瀟灑一些。


夏訓茂 2006-5-26 夜草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