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玉米秸秆垜

    玉米秸秆垜,是鄉村的標誌,也曾是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東北,有村屯的地方就有玉米秸秆垜,它聳立在屯里村外,讓人覺得很親切,感覺很溫暖。那高高低低的玉米秸秆垜,猶如一尊尊凝固的雕塑。
     玉米秸秆垜在深秋里成長。玉米掰完收回後,農民們便將掰凈玉米的秸秆陸續從地里拉回來,於是空蕩蕩的村里村外,便誕生了一座座的玉米秸秆垜。玉米秸秆垜是農民們的晴雨表。垜的高與矮、大與小,也標誌着村里當年收成的豐歉盈虧。
     把玉米秸秆垜垜得有棱有角,也不是一件易事。垜垜的通常是有一定的農活經驗的,碼底子時,一定要把秸秆梢的一頭冲里,要垜成長方體,寬下絶不能太寬,垜的大小高矮要依着玉米秸秆的多少而定,垜下扔捆子,是個力氣活,大都是主人家的晩輩後生。扔捆子的人,在扔捆子的間隙,還要抄起大平鍬,把四周支出來的秸秆拍打平整。
     爲了防止漏垜,玉米秸秆垜的頂部,在封垜時,要碼成起脊形狀。記憶中的場景總是定格在冬閑,遠望去,玉米秸秆垜像一座座起脊草房子,解釋着鄉村的體面和富庶。似乎有秸秆垜的人家,才像個過日子的樣子。
     玉米秸秆,在農村主要用途是當燒柴和喂牛。
     做飯時,從秸秆垜上拽下一捆兩捆,抱進屋,手與膝蓋一合作,竈膛里便烈火熊熊,村子里頓時便炊煙裊裊,空氣中也會瀰漫撲鼻的飯菜香。
     玉米秸秆也是村子里奶牛的主食。不發霉,不漏垜,能吃上一年四季。忙不過來,就給拴在槽頭的牛扔一捆,葉子吃凈,乾凈的秸秆重新捆成捆作爲燒柴。牛多的農戶,玉米秸秆不足,就用鍘草機粉碎了喂牛。奶牛慢慢地咀嚼,消化,反刍,再消化,默默地奉獻着鮮奶,富裕着農家。
      春天,習習的春風從玉米秸秆垜上掠過,沙沙作響,有孩提時手持紙風車迎風飛跑的感覺;夏日,爲防止漏垜,玉米秸秆垜頂苫上塑料布,像一棟棟草房子,任憑雨淋;秋季,舊秸秆未了又添新秸秆,玉米秸秆垜由小變大,由矮變高,就像豐收的農民們格外有精氣神;深冬時節,秸秆垜頂都戴上了潔白的斗笠,麻雀飛起落下,尋覓春的踪迹,追逐着久別的情侶......
     近年來,隨着農業逐漸實現機械化,玉米收割普遍使用了聯合收割機,玉米秸秆都粉碎隨即點着燒掉化身爲肥,玉米秸秆垜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忍受着城鄉一體化帶了的嗆人的煙霧、漫天的塵埃、模糊的視線,前些年,那些立體、親切的玉米秸秆垜又呈現在腦海里。我認爲:玉米秸秆垜上的風車聲,鳥鳴聲以及牛羊的低吟、農家屋頂上昇騰的炊煙和村子上空瀰漫的飯菜香......這些才是眞正的鄉村,眞正鄉村的味道,農民們的味道。


作者: 黑龍江安達市老虎崗中學語文組 張林

 
   
   
 
 
 
 
 
 
 
 
 
 
 
 
 
 
 
 
 
 
 
 
 
 
 
 
 
 
 
 
 
 
 

 

 
 
 
 
 

 

 
 
 
 
 
 
 
 
 
 
 
 
 
 
 
 
 
 
 
 
 
 

 

 

返回主页